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

东道常为主,南亭别待宾。

规模何日创,景致一时新。

广砌罗红药,疏窗荫绿筠。

锁开宾阁晓,梯上妓楼春。

置醴宁三爵,加笾过八珍。

茶香飘紫笋,脍缕落红鳞。

辉赫车舆闹,珍奇鸟兽驯。

猕猴看枥马,鹦鹉唤家人。

锦额帘高卷,银花盏慢巡。

劝尝光禄酒,许看洛川神。

敛翠凝歌黛,流香动舞巾。

裙翻绣鸂鶒,梳陷钿麒麟。

笛怨音含楚,筝娇语带秦。

侍儿催画烛,醉客吐文茵。

投辖多连夜,鸣珂便达晨。

入朝纡紫绶,待漏拥朱轮。

贵介交三事,光荣照四邻。

甘浓将奉客,稳暖不缘身。

十载歌钟地,三朝节钺臣。

爱才心倜傥,敦旧礼殷勤。

门以招贤盛,家因好事贫。

始知豪杰意,富贵为交亲。

形式: 排律

翻译

主人常常在此设宴待客,南亭则是离别时的聚会之所。
不知何时建起这宏伟的规模,景致一时焕然一新。
宽阔的石阶上红花盛开,稀疏的窗户下绿竹成荫。
拂晓时分开启宾客的阁楼,春天的时光爬上艺妓的楼台。
摆设的酒宴岂止三爵之礼,丰富的菜肴超越了八珍。
茶香在紫笋茶中飘散,细切的鱼肉如红鳞般落下。
车马的辉煌热闹非凡,珍禽异兽都被驯服。
猕猴看着马厩中的马,鹦鹉呼唤着家人。
锦帘高高卷起,银花盏慢慢传递。
劝客人品尝光禄的美酒,允许观看洛水神仙的画卷。
翠绿色的眉毛凝聚,舞者的巾带随风动。
裙子上的绣鸂鶒翻飞,梳子嵌入的钿麒麟显眼。
笛声中带着楚地的忧郁,筝音娇媚中带有秦地的韵味。
侍女催促更换画烛,醉客倒在彩色的地毯上。
为了留住客人常常彻夜不眠,清晨就能听到鸣珂的声音。
入朝时佩戴紫色的绶带,等待朝见时坐在朱红的车轮旁。
高贵的人物位居要职,荣耀照亮四面八方的邻居。
用浓厚的甘甜来款待客人,却不是为了自己享受。
这里曾是十年歌舞之地,主人是三朝的重臣。
爱才之心豁达,对待旧友礼数周全。
门庭因招贤而繁盛,家业因喜好盛事而显得贫瘠。
这才明白豪杰的本意,富贵是为了亲近朋友。

注释

东道:主人,指宴请宾客的一方。
南亭:指送别的地方。
规模:建筑物的规模。
罗:排列,分布。
绿筠:绿竹。
醴:古代的一种甜酒。
三爵:古代酒器,这里指酒宴。
笾:竹制的食器,这里泛指食品。
紫绶:紫色的丝带,古代高级官员的标志。
节钺:古代君主赐予的符节和斧钺,象征权力。
倜傥:形容人豪爽,不拘小节。
敦旧:尊重老朋友。
好事:喜好举办宴会等活动。
交亲:交情深厚的朋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宦之家在其园中举办盛大宴席的景象。诗人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繁华而又不失温馨的生活画卷,通过对亭台楼阁、花木茶食、乐器音韵等多个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主人高贵的身份和其家园中丰富的文化气息。

首先,“东道常为主,南亭别待宾。”两句表明主人在东方有一条常规之道,而南亭则是专门用来接待宾客的地方。这里已经流露出主人对待客之隆重和园林布置的讲究。

接着,“规模何日创,景致一时新。”则强调了这次宴席的宏大规模和景致的新颖,这不仅是对园林改造的赞美,也暗示着主人对待客之盛情。

“广砌罗红药,疏窗荫绿筠。”一方面展示了园中花草的繁华,一方面也描绘出窗棂间透出的绿意,是对园林设计的一种赞美。

“锁开宾阁晓,梯上妓楼春。”则是说清晨时分,宾客们纷纷涌入,而女性的身影在楼中出现,这里既有对性别角色的区分,也体现了主人宴席中的豪华气派。

“置醴宁三爵,加笾过八珍。”则是说主人为宾客准备了丰盛的美酒佳肴,其中“三爵”和“八珍”都是用来形容食物之多和质量之上的,这里不仅展示了主人的豪爽,也反映出当时宴席文化的一种追求。

接下来,“茶香飘紫笋,脍缕落红鳞。”则是对饮食细节的描绘,其中“紫笋”和“红鳞”都是用来形容美味佳肴的,这里的意象丰富,是对当时饮食文化的一种颂扬。

“辉赫车舆闹,珍奇鸟兽驯。”则是说宴席上的车马喧嚣,以及各种珍奇异兽之多,其中“辉赫”形容声响,“珍奇”和“驯”都是用来形容这些异兽的稀罕与驯服,这里展现了宴席中豪华的气氛。

“猕猴看枥马,鹦鹉唤家人。”则是说宴会上还有猕猴和鹦鹉等珍奇动物作陪,它们不仅是宴会上的装饰,也反映出主人对生活的极致追求。

“锦额帘高卷,银花盏慢巡。”这里的“锦额帘”、“银花盏”都是用来形容庭院中的华丽装饰,这里的意象丰富,是对当时园林艺术的一种颂扬。

“劝尝光禄酒,许看洛川神。”则是说主人邀请宾客品尝美酒,并允许他们观赏洛川之神,这里既有对美酒的赞美,也反映出宴席上对艺术和文化的追求。

“敛翠凝歌黛,流香动舞巾。”这里描绘的是宴会上的歌舞升平,其中“敛翠”、“凝歌黛”都是用来形容女性之美,“流香”则是说香气四溢,而“动舞巾”则是说舞蹈之盛,这里的意象丰富,是对当时宴会文化的一种颂扬。

“裙翻绣鸂鶒,梳陷钿麒麟。”这两句则是在描写女性服饰的华丽,其中“裙翻”、“梳陷”都是用来形容服饰之美,而“绣鸂鶒”和“钿麒麟”则是形容服饰上的装饰,这里的意象丰富,是对当时服饰艺术的一种颂扬。

“笛怨音含楚,筝娇语带秦。”这里则是在描绘宴会上乐器的演奏,其中“笛怨”、“筝娇”都是用来形容音乐之美,而“含楚”和“带秦”则是形容音乐之韵味,这里的意象丰富,是对当时音乐艺术的一种颂扬。

“侍儿催画烛,醉客吐文茵。”这里描绘的是宴会上的灯火和宾客的醉态,其中“侍儿”、“画烛”都是用来形容宴会上的细节,而“醉客”、“吐文茵”则是说宾客们在宴会上尽情享乐,这里的意象丰富,是对当时生活文化的一种颂扬。

“投辖多连夜,鸣珂便达晨。”这两句则是在描写宴会延续到深夜,而早晨的钟声已经响起,其中“投辖”、“鸣珂”都是用来形容声音,这里的意象丰富,是对当时生活节奏的一种颂扬。

“入朝纡紫绶,待漏拥朱轮。”这里则是在描写宴会结束后主人与宾客告别的情景,其中“入朝”、“纡紫绶”都是用来形容官员的仪仗,而“待漏”、“拥朱轮”则是说主人在等待日出时分,准备启程,这里的意象丰富,是对当时官宦生活的一种颂扬。

“贵介交三事,光荣照四邻。”这两句表明了主人的地位显赫,以及其家园的光辉能够影响到周围的邻里,其中“贵介”、“光荣”都是用来形容主人之尊贵,这里的意象丰富,是对当时社会地位的一种颂扬。

“甘浓将奉客,稳暖不缘身。”这里则是在描写宴会上的饮食和宾客的舒适感受,其中“甘浓”、“稳暖”都是用来形容宴席上美酒佳肴的享受,以及宾客们在宴席中的舒适体验,这里的意象丰富,是对当时生活文化的一种颂扬。

“十载歌钟地,三朝节钺臣。”这两句则是在回忆过去十年的宴会和三次节日的盛况,其中“十载”、“三朝”都是用来形容时间的长短,而“歌钟地”、“节钺臣”则是说这些时光里都有着美好的记忆,这里的意象丰富,是对当时生活回忆的一种颂扬。

总体而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宦家庭举办的盛大宴会,展现了宴席上的豪华气氛、精致装饰、美酒佳肴以及宾客们的尽情享乐。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和丰富的意象,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极致追求和对文化艺术的深厚赞美。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

山榴花似结红巾,容艳新妍占断春。

色相故关行道地,香尘拟触坐禅人。

瞿昙弟子君知否,恐是天魔女化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题施山人野居

得道应无著,谋生亦不妨。

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

水巷风尘少,松斋日月长。

高闲真是贵,何处觅侯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题浔阳楼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

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

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

深夜湓浦月,平旦炉峰烟。

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

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

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

形式: 古风

题座隅

手不任执殳,肩不能荷锄。

量力揆所用,曾不敌一夫。

幸因笔研功,得升仕进途。

历官凡五六,禄俸及妻孥。

左右有兼仆,出入有单车。

自奉虽不厚,亦不至饥劬。

若有人及此,傍观为何如。

虽贤亦为幸,况我鄙且愚。

伯夷古贤人,鲁山亦其徒。

时哉无奈何,俱化为饿殍。

念彼益自愧,不敢忘斯须。

平生荣利心,破灭无遗馀。

犹恐尘妄起,题此于座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