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

走去走来三百里,五日以为期。六日归时已是疑。应是望多时。

鞭个马儿归去也,心急马行迟。不免相烦喜鹊儿。先报那人知。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翻译

来也三百里,去也三百里,约定五日是归家的日期。倘若六日到家,家人一定焦虑惊疑,想必现在已在家悬望多时。
鞭着马儿急急归家去,心中焦急总觉马儿跑得迟。抬头偶见喜鹊,烦你一件事:先我飞回家中去,与我那人儿报个信。

注释

“五日”二句:《诗经·采绿》:“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不免”二句:古人有喜鹊报喜讯的传说。

鉴赏

这首诗名为《走去走来三百里》,作者虽然未标注,但从风格来看,它更接近于民间小调而非辛弃疾的豪放词风。辛弃疾以宋词闻名,而此诗的简洁口语和叙事性更像唐宋时期的俚歌。

诗中描述了一个人远行归来的情景。主人公走了三百里路,原本约定五天后返回,但第六天仍未到家,心中开始疑惑。他鞭马急归,然而心情焦急反而使马走得慢。为免家人担心,他请求喜鹊帮忙,提前告知妻子他的归来。这是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面,表达了旅人归心似箭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古代民间百姓的生活情感与期待。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武陵春

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唤取笙歌烂熳游。且莫管闲愁。

好趁春晴连夜赏,雨便一春休。草草杯盘不要收。才晓便扶头。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河渎神.女诫词效花间体

芳草绿萋萋。断肠绝浦相思。山头人望翠云旗。

蕙香佳酒君归。惆怅画檐双燕舞。东风吹散灵雨。

香火冷残箫鼓。斜阳门外今古。

形式: 词牌: 河渎神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

洗雨烘晴,一样春风几样青。

提壶脱裤催归去,万恨千情。

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其三)此生自断天休问

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

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

形式: 词牌: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