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

洗雨烘晴,一样春风几样青。

提壶脱裤催归去,万恨千情。

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翻译

雾气笼罩着沾满露水的麦田和荒废的池边柳树,雨后初晴的清新。
雨后的清新与晴朗,春风拂过,万物呈现出不同的翠绿。
手持酒壶,急切地脱下衣裤催促回家,满心愁绪,千般情感。
满腔愁怨,千般情感,各自在寂寞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注释

烟迷:雾气弥漫。
露麦:沾露的麦子。
荒池柳:荒废的池塘边的柳树。
洗雨烘晴:雨后天晴的清新。
一样春风:同样的春风。
几样青:万物呈现不同的绿色。
提壶:手持酒壶。
脱裤:急切的动作,可能形容心情迫切。
催归去:催促回家。
万恨千情:无数的愁苦和情感。
各自无聊:各自感到孤独。
各自鸣:各自发出自己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初夏的画面,烟雾笼罩着田野间的麦苗和荒废的池边柳树,经过雨水的洗礼后,阳光又重新照耀,显得清新而湿润。"洗雨烘晴"四字生动地展现了雨后天晴的景象。词人笔下的春风,吹过之处,使得原本就不同的景物呈现出各自独特的绿色层次,"一样春风几样青",富有动态感。

接下来,词人通过"提壶脱裤催归去"的形象,暗示了时光匆匆,春日易逝,让人产生归家的急切心情。"万恨千情"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又有对现实生活的诸多感慨。最后,他以"各自无聊各自鸣"作结,揭示了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心境中默默承受着无尽的孤寂与愁绪。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寓情于景,借景抒怀的佳作,展现了辛弃疾深沉的人生感慨和敏锐的观察力。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其三)此生自断天休问

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

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金菊对芙蓉.重阳

远水生光,遥山耸翠,霁烟深锁梧桐。

正零瀼玉露,淡荡金风。

东篱菊有黄花吐,对映水、几簇芙蓉。

重阳佳致,可堪此景,酒酽花浓。追念景物无穷。

叹少年胸襟,忒煞英雄。把黄英红萼,甚物堪同。

除非腰佩黄金印,座中拥、红粉娇容。

此时方称情怀,尽拼一饮千钟。

形式: 词牌: 金菊对芙蓉

雨中花慢.登新楼有怀昌甫、斯远、仲止、子似、民瞻

旧雨常来,今□不来,佳人偃蹇谁留。

幸山中芋栗,今岁全收。

贫贱交情落落,古今吾道悠悠。

怪新来却见,文反离骚,诗□秦州。

功名只道,无之不乐,那知有更堪忧。

怎奈向、儿曹抵死,唤不回头。

石卧山前认虎,蚁喧床下闻牛。

为谁西望,凭栏一饷,却下层楼。

形式: 词牌: 雨中花慢

雨中花慢.子似见和,再用韵为别

马上三年,醉帽吟鞭,锦囊诗卷长留。

怅溪山旧管,风月新收。

明便关河杳杳,去应日月悠悠。

笑千篇索价,未抵蒲萄,五斗凉州。

停云老子,有酒盈尊,琴书端可消忧。

浑未办、倾身一饱,淅米矛头。

心似伤弓塞雁,身如喘月吴牛。

晚天凉也,月明谁伴,吹笛南楼。

形式: 词牌: 雨中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