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群盗(其一)》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动荡时期赤子无辜受难的深深同情和对战争暴力的批判。"赤子吾焉忍,兵戈见绿林",诗人以赤子比喻无辜百姓,感叹自己怎能忍受看到他们卷入战乱,与绿林强盗无异。"横行锋可近,不杀意仍深",描述了盗匪虽行为嚣张,但似乎仍有不轻易杀戮的意图,暗示其复杂人性。
接下来的两句"江海思骸骨,朝廷问腹心",诗人想象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他们的尸骨散落在江海之间,而朝廷却未能真正关心民众的疾苦,只关注于表面的安宁。最后,"谁云大臣在,家国共沾襟",诗人质问,那些身居高位的大臣们,面对这样的惨状,是否真的能体会到国家和人民的苦难,是否会一同悲痛落泪。
整首诗情感沉郁,揭示了战乱时期社会的混乱和统治者的冷漠,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公正治理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