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秀才

羹藜饭糗自无馀,身世萧条亦自如。

十里溪山连枕席,一堂风月伴琴书。

畹兰幸袭仙人佩,径草欣承长者车。

四海弟兄非浪语,先生何恨九夷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粗茶淡饭自足矣,身处逆境心依旧。
溪山连绵如画卷,清风明月伴读书。
兰花有幸得仙人青睐,小径草木喜迎尊者车驾。
四海之内皆兄弟非虚言,先生何必遗憾居于边陲。

注释

羹藜饭糗:粗茶淡饭。
自无馀:自足。
身世:处境。
萧条:困厄。
自如:依旧。
溪山:山水。
枕席:画卷般的景色。
风月:清风明月。
琴书:读书。
畹兰:兰花。
仙人佩:仙人的恩赐。
径草:小径上的草木。
长者车:尊者的车驾。
四海弟兄:四海之内皆兄弟。
浪语:虚言。
先生:尊称对方。
九夷:古代对边远地区的称呼。
居:居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和黄秀才》,主要描绘了诗人自身的简朴生活与淡泊心境。首句“羹藜饭糗自无馀”展现了诗人以粗食度日,生活简朴,但内心充实;“身世萧条亦自如”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顿的身世,依然保持超然自若的态度。

接下来,“十里溪山连枕席”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山水环绕,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一堂风月伴琴书”则体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方式,以琴书为伴,享受着清风明月的宁静。

“畹兰幸袭仙人佩”运用了象征手法,畹兰象征高洁品格,暗示诗人虽身处世俗,但保持着高尚情操;“径草欣承长者车”则表达了对前辈或尊者的敬意,以及对自己品行的认可。

最后两句“四海弟兄非浪语,先生何恨九夷居”传达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他并不因居住偏远而感到遗憾,反而以此表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现出诗人恬淡、豁达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636)

胡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致堂先生,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 字:明仲
  •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 生卒年: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相关古诗词

和曾漕吉甫

本来秋月映澄潭,墙面犹须学二南。

径路枉寻难直尺,卮言暮四等朝三。

文如楮叶何劳刻,道在蒲团恐费参。

玉帛雍雍王会处,禹宫惆怅一精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和路枢四首(其四)

进退行藏合道枢,讵分廊庙与江湖。

愿陪东阁留宾后,定向南山卜宅无。

不为避喧邻懒瓒,祗缘尝药访臾区。

勉搜累句酬高韵,端似无盐簉子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和路枢四首(其三)

林壑苍茫渺一涯,辱公词藻借光华。

大声岂直金投地,清梦悬知笔有花。

不似罢兵初度岭,应同奏疏早名家。

曳裾未惬平生志,常恐追锋侍绛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路枢四首(其二)

前筹初见翊元枢,何事扁舟泛五湖。

脱屣红尘谁肯办,挂冠黑发世应无。

愿陪几杖登南阜,遥想氛埃暗北区。

晚节功名端不免,云台依旧矗天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