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楚客送僧归故乡,海门帆势极潇湘。
碧云千里暮愁合,白雪一声春思长。
满院草花平讲席,绕龛藤叶盖禅床。
怜师不得随师去,已戴儒冠事素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名为《和浙西从事刘三复送僧南归》。诗中描绘了一位楚地的旅客送别一位归乡的僧人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远行者依依惜别的情感。
首句“楚客送僧归故乡”立即设定了诗歌的情境:一个来自南方楚地的旅人在送别一位要回到家乡的僧人。紧接着,“海门帆势极潇湘”则描绘出船只扬帆远离海岸,驶向遥远的地方,这里的“潇湘”特指古代楚地之水,有着浓郁的地域色彩。
第三句“碧云千里暮愁合”通过对远方碧绿云层的描绘,表现了旅人心中的愁绪。这里的“碧云”不仅是景物的写实,更蕴含着诗人对远行者的思念之情。而“白雪一声春思长”则通过对白雪和春意的联想,表达出春天来临时,对往事的无限留恋。
接下来的两句“满院草花平讲席,绕龛藤叶盖禅床”是对僧人归乡后所居寺院景象的描写。这里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宁静、和谐的环境,让读者感受到僧人的生活氛围。
最后两句“怜师不得随师去,已戴儒冠事素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陪伴僧人一同前往的遗憾,以及对僧人可能要从事世俗职务(戴儒冠)的担忧。这里的“事素王”暗示了僧人可能将面临的世俗考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幅送别与离愁交织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僧人的关切和对往事的怀念。
不详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北望高楼夏亦寒,山重水阔接长安。
修梁暗换丹楹小,疏牖全开彩槛宽。
风卷浮云披睥睨,露凉明月坠阑干。
庾公恋阙怀乡处,目送归帆下远滩。
谢守携猿东路长,袅藤穿竹似潇湘。
碧山初暝啸秋月,红树生寒啼晓霜。
陌上楚人皆驻马,里中巴客半归乡。
心知欲借南游侣,未到三声恐断肠。
碧油红旆想青衿,积雪窗前尽日吟。
巢鹤去时云树老,卧龙归处石潭深。
道傍苦李犹垂实,城外甘棠已布阴。
宾御莫辞岩下醉,武丁高枕待为霖。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