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节祠

真人起,元运隳。滇南由蘖,鸱张何为。

武臣请师殄勿遗,皇仁如天兼覆之。

曰汝云,蘖且平,汝能与朕为陆生。

一使功贤十万兵。

滇蘖猘,图反噬,劫我使臣改椎结。

使臣指心向天誓,头可斫,臂可断,服不可异。

中郎旄,侍中血,前有忠文后忠节。

滇南澶漫双像设,千秋万古,庙食不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对叛乱的滇南地区进行平定的历史事件,展现了朝廷的仁德与决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真人起,元运隳”暗示了历史的更迭与英雄的崛起,“滇南由蘖,鸱张何为”则形象地描述了叛乱势力的嚣张气焰。

“武臣请师殄勿遗,皇仁如天兼覆之”表达了朝廷派遣军队平叛的决心,同时强调了皇帝的仁慈如同上天一般覆盖万物,显示了统治者的宽宏大度。接下来的“曰汝云,蘖且平,汝能与朕为陆生”一句,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对叛乱分子的警告和劝降,同时也预示了叛乱将被平息。

“一使功贤十万兵”则赞扬了使者和士兵的功绩,即使一人之力也胜过十万大军。接着的“滇蘖猘,图反噬,劫我使臣改椎结”描绘了叛乱分子的凶残与狡猾,他们试图劫持使臣并改变其身份。

“使臣指心向天誓,头可斫,臂可断,服不可异”表现了使臣的忠诚与坚定,即使面对生死考验,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立场。这一段通过使臣的誓言,进一步强化了忠诚与牺牲的主题。

“中郎旄,侍中血,前有忠文后忠节”则提到了在平叛过程中牺牲的忠臣,他们的英勇事迹将被后人铭记。最后,“滇南澶漫双像设,千秋万古,庙食不歇”表达了对这些忠臣的纪念,他们的形象将永远矗立在滇南,受到后世的敬仰与祭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歌颂了平叛的胜利,更强调了忠诚、勇敢和仁德的重要性,是对历史事件深刻而富有情感的反思。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延哲冠

生男喜见发毵㲚,元服虽荣未敢誇。

道自鲁人期一变,冠依周制重三加。

鸣珂远近宾皆至,绵蕝东西位不斜。

愿得成人从此始,礼行免使外庭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内阁赏芍药二首(其一)

药阑正对禁城幽,诏使先春特地修。

便觉恩光生叶底,旋添颜色上枝头。

仙姿不负持杯赏,胜景还须著句搜。

花下几人今日醉,日斜欲去更迟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内阁赏芍药二首(其二)

张席阶前对凤池,天香还发去年枝。

春归禁地偏应早,花到今年分外奇。

锦幔不收风力软,玉盘频昃露华滋。

扬州胜事何须说,黄阁今成几卷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曹铭

冰崖雪壑想崟嵜,别后时从梦见之。

邺郡清门今尚在,襄陵遗泽亦堪思。

主家留客琅玕旧,震器惊人鸑鷟奇。

八景分明似吴下,南音何必效钟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