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谢希孟归黄岩四首(其四)

累觞以为欢,班荆以为仪。

交际贵如此,勿使至意亏。

颇常怪小雅,鹿鸣至鱼丽。

宾主礼百拜,六经似支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以饮酒为乐,以席地而坐为礼节。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如此重视,不要让真心实意受到损害。
我常常对《小雅》中的内容感到奇怪,如《鹿鸣》到《鱼丽》,
宴会上宾主频繁行礼,似乎六经中的礼仪过于繁琐。

注释

累觞:连续饮酒。
以为欢:作为欢乐的方式。
班荆:铺荆条在地上坐。
以为仪:作为礼仪。
贵:珍贵。
至意:真挚的心意。
亏:受损。
颇常怪:常常感到奇怪。
小雅:《诗经·小雅》。
鹿鸣:《鹿鸣》篇。
鱼丽:《鱼丽》篇。
宾主:主人和宾客。
百拜:多次行礼。
六经:儒家经典的六部。
支离:琐碎、不连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送谢希孟归黄岩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人以饮酒和席地而坐的简朴方式表达友情的珍贵,强调在人际交往中,真诚与真情更为重要,不应过于繁琐的形式主义所束缚。他对于《小雅》中的某些篇章如《鹿鸣》和《鱼丽》,以及《六经》中过分注重礼仪的规定提出疑问,认为过度的礼节可能会损害真正的情感交流。

诗中“累觞以为欢,班荆以为仪”描绘了朴素的宴饮场景,以酒为乐,以草垫为座,显得亲切自然。接着,“交际贵如此,勿使至意亏”表达了对真挚情感的珍视,提醒人们在应酬中要保持真实的情感交流。

诗人对于《小雅》中“鹿鸣”和“鱼丽”的描述,可能是在暗示古代礼乐文化中的某些繁琐仪式,他认为这些仪式虽然繁复,但可能掩盖了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情感。最后,“宾主礼百拜,六经似支离”批评了过分依赖经典教条,使得礼仪变得机械而失去了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陈傅良对人际关系和传统文化中礼仪的看法,主张回归简单与真诚,反对形式主义对情感的侵蚀。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谢希孟归黄岩四首(其三)

圭璧袭缫藉,山龙饰衣裳。

不闻燧古初,而兴自虞唐。

毁车崇骑射,隶作篆籀藏。

至今人便之,秦亦忽以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谢希孟归黄岩四首(其二)

法令如牛毛,斯鞅信手成。

簿书积丘山,赵张眼愈明。

万人立下风,国势尊且荣。

未省三代前,谁独有此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谢希孟归黄岩四首(其一)

纷纷竹帛传,浩浩金石刻。

沦亡已无限,存亦谁爱惜。

如何伏羲氏,文字二三画。

姬孔岂不圣,用以演周易。

形式: 古风

送谢倅景英赴阙

言诗必南雅,自郐吾无讥。

嗟余生已晚,观人以观诗。

人情日变化,往事十九非。

相从饰边幅,欲语怀衔羁。

久不见官寺,下与家人夷。

渡江六十年,得此心目疑。

早从诸公游,晚佐一郡治。

居尝陈谊高,动与作吏违。

大白浮朋簪,单车款民扉。

多文虽素履,用拙真良规。

二年意绸缪,一别事渺瀰。

有酒公不饮,赠言我何裨。

穆穆清朝班,佥曰尚德宜。

何妨著此翁,衣冠皓须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