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二首(其一)

秦庭初指鹿,群盗满山东。

忤意皆诛死,所言谁肯忠。

武关犹未启,兵入望夷宫。

为祟非泾水,人君道自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在秦国朝廷初次提出质疑,各路盗贼充斥崤山以东地区。
违背心意的人都被处死,还有谁敢说出真话忠诚于国。
武关尚未开启,敌军已攻入望夷宫。
作乱的并非源自泾水,而是君主自身的道路走到了尽头。

注释

秦庭:秦国朝廷。
初:初次。
指鹿:混淆黑白,比喻颠倒事实。
群盗:各路盗贼。
山东:崤山以东地区。
忤意:违背心意。
诛死:被处死。
所言:所说的话。
谁肯忠:谁还敢忠诚。
武关:古代关隘,位于陕西南部。
犹未启:还未打开,暗示防守不严。
兵入:敌军入侵。
望夷宫:秦朝宫殿,此处代指都城。
为祟:作乱,引起祸害。
非泾水:不是因为泾水(引发的灾祸)。
人君:君主。
道自穷:自身的统治道路陷入困境。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政治黑暗,人心不古。开篇即以“秦庭初指鹿”展现了一种权力的误导与欺骗,接下来的“群盗满山东”则是对乱世之景的一种描绘。"忤意皆诛死,所言谁肯忠" 反映出在专制统治下,异议者被处以极刑,而真正的忠诚难以找到。

"武关犹未启,兵入望夷宫" 描述的是战争尚未停止,军队已经逼近皇宫,国之不宁。"为祟非泾水,人君道自穷" 则表达了对统治者迷失正道的批判和哀叹。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隐喻性描述,表现了诗人对于乱世的忧虑以及对于国家命运的深深担忧。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是一篇颇具深意的政治抒情之作。

收录诗词(6)

贺兰进明(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意二首(其二)

崇兰生涧底,香气满幽林。

采采欲为赠,何人是同心。

日暮徒盈把,裴回忧思深。

慨然纫杂佩,重奏丘中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杂曲歌辞.行路难五首(其一)

君不见岩下井,百尺不及泉。

君不见山上蒿,数寸凌云烟。

人生相命亦如此,何苦太息自忧煎。

但愿亲友长含笑,相逢莫吝杖头钱。

寒夜邀欢须秉烛,岂得空思花柳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杂曲歌辞.行路难五首(其四)

君不见云间月,暂盈还复缺。

君不见林下风,声远意难穷。

亲故平生欲聚散,欢娱未尽尊酒空。

自叹青青陵上柏,岁寒能与几人同。

形式: 乐府曲辞

杂曲歌辞.行路难五首(其二)

君不见门前柳,荣耀暂时萧索久。

君不见陌上花,狂风吹去落谁家。

邻家思妇见之叹,蓬首不梳心历乱。

盛年夫婿长别离,岁暮相逢色已换。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