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小孤山的壮丽景色与深邃意境。首联“危石江心出,疏林见画堂”以“危石”和“疏林”开篇,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艺术之美相融合,仿佛画堂中的景致跃然纸上。接着,“云烟媚帝子,风雨怒彭郎”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云烟以媚态,风雨以怒气,生动展现了山间云雾缭绕、风雨交加的动态景象,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水落山容静,天空鹤影翔”则转而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随着水流的退去,山色显得更加沉静,天空中鹤影翩翩,自由飞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最后,“妆台对碧藓,无复拥霓裳”以妆台与碧藓相对,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物是人非的感慨,曾经繁华的景象已不再,只有碧绿的苔藓默默见证着时间的流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小孤山及其周边环境的多面性,既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也有深沉的历史感怀,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