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五松山

江南富山水,忽忆五松山。

梁僧种松夺造物,至今千丈凌云间。

上有寒蟾吐魄凝冰雪,下有铜陵碧涧倾潺潺。

雷公睥睨不可以挥斧,老鹤飞来势欲止而复还,猿猱侧望何由攀。

琉璃殿阁若化出,四天之众说法鸣金镮。

我尝脱屣往栖息,六月清风无汗颜。

浓阴可爱坐盘石,绿酒酌尽横琴弹。

命宫叩徵天地变,听之以气往往生羽翰。

纷埃不到佛净国,岂识人间行路难。

尘劳忽起旧缘想,倒骑匹马来长安。

修鳞掉尾业已困,涸辙孰与西江澜。

发疏齿缺形将残,畏涂足蹑心胆寒。

屈原怀沙贾谊贬,身后忠名何足观。

不如宴坐碧山里,笑傲每携云月欢。

明朝却欲渡江去,五松岩户无人关。

方壶员峤太殊绝,幸有此山容我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五松山的深情回忆,通过对山中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和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中提到的“梁僧种松”、“雷公睥睨”、“老鹤飞来”、“猿猱侧望”等景象,生动地勾勒出五松山的雄伟与神秘。诗人想象中的五松山,仿佛是仙境一般,有“琉璃殿阁”,“四天之众说法鸣金镮”的景象,充满了宗教的神圣感。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曾在此处寻求心灵的栖息,享受清风、绿酒、盘石与琴声的美好时光,以及在此领悟到的超然物外的境界。

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未停留在对五松山的赞美上,他提到了“尘劳”、“旧缘想”、“行路难”等现实世界的困扰,以及历史人物如屈原、贾谊的遭遇,暗示了人生旅途的艰辛与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渴望在五松山找到心灵的慰藉,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与云月为伴,享受宁静与自由。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再次前往五松山的渴望,以及对这片净土的珍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与世俗、理想与现实,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脱尘世的追求,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清明望藏云山怀旧游

忆昔清明出郊去,藏云寺前花正开。

蜜蜂衔蕊异香散,时时洒面微风来。

溪泉甘滑碧玉色,晴山倒影无纤埃。

红粉佳人十七八,踏青唱歌云鬓颓。

黄犊行牵载酒瓮,到处便倾三百杯。

或逢浓阴藉草坐,口横玉笛吹落梅。

傍人问我乐何事,我心无事同婴孩。

谁令束带入官府,触网修鳞难再回。

清明依旧好时节,朱颜憔悴无由陪。

藏云之山亦非远,隔江东望青崔嵬。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洛中王秀才谈刘伯寿动静慕其潇洒作诗识之

客来说刘翁,嵩山跨黄犊。

青衣二双鬟,颜色若明玉。

手携绿牙笛,随轩奏新曲。

倒倾酒榼松下饮,旋开毡帐云中宿。

少年富贵老安闲,自道此生无不足。

令人慕高标,神魄顿萧爽。

何当插两翼,乘风一飞往。

永结斯人交,逍遥恣真赏。

长哦紫霞篇,洞户琼瑶响。

胡为恋青衫,壮节空肮脏。

尘埃一閧城郭卑,波澜万顷沧溟广。

明朝未作嵩少游,且向江南结鱼网。

形式: 古风

逍遥亭歌一首赠太守王君章

逍遥之亭在何许,城角西南小溪浒。

水仙粉面浮清波,羽林兵仗森三亩。

六月微风拂面寒,不信人间有烦暑。

借问逍遥真隐徒,西山看雪倒骑驴。

形骸兀兀天壤俱,画手争以丹青模。

大言得罪仅免诛,斥参军事来当涂。

传云此地旧结庐,百年荆棘遗荒墟。

公来相址呼犁锄,双亭化出琼璃铺。

栏干斗角明青朱,四座莹彻纤埃无。

兰芬麝裂陈罂盂,珠履珊珊陪后车。

东瞻宣诏西浮图,晓光夕景迷蓬壶。

爱公心昼如明珠,落成之乐政事馀。

为公歌,劝公醉。

留连亭上能几时,行促星轺还玉陛。

形式: 古风

投献省主李奉世密学

祖朝相国之真孙,轩轩冠盖宜高门。

拔身州掾入政府,议论挺特穷根源。

颜渊必用孔丘铸,自此声名闻至尊。

熙宁神化迈前古,屡诏驰车外循抚。

大河之北淮之壖,民起疵瘝勇歌舞。

枢庭进直腰横金,君臣道合同一心。

货泉交汇指诸掌,老吏缩手随规箴。

如公之才世希有,突兀千丈辉乔林。

徐冠貂蝉坐廊庙,重见成王得周召。

泰山镂牒天垂休,却笑鸿濛首频掉。

贱生流落何可言,四十栖迟埋冗员。

涸鳞怅望一杯水,安用西江浩渺之波澜。

愿公吐和气,稍回岩谷春。

养成尺寸木,为公车下轮。

他年青史上,报德岂无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