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榷院

彼美稽山松,托根高高峰。

当年脱蓬蒿,直上将擎空。

卓立旁无依,磊砢多春冬。

风霜受变足,身老气益充。

苍翠照四山,枝柯结虬龙。

世人那能见,尘埃眯双瞳。

匠师知何在,立当要路中。

需林方皇皇,有林能不容。

行须中尺度,终为大厦供。

形式: 古风

翻译

那美丽的稽山松,扎根在高高的峰顶。
当年它从杂草丛中脱颖而出,直直向上,仿佛要触碰天空。
它独立挺拔,无所依靠,经历春夏秋冬的风雨洗礼。
尽管岁月使它身躯老去,但气息却更加饱满。
它的苍翠映照四周山峦,枝干如龙蛇盘结。
世人的目光难以触及它的真容,尘埃遮蔽了双眼。
不知那位技艺精湛的工匠在哪里,它正立于道路中央。
在广袤的森林中,它显得与众不同,无人能容纳它的伟岸。
必须以恰当的标准衡量,最终它将成为大厦的栋梁之材。

注释

稽山松:稽山的一种松树,以其美丽著称。
蓬蒿:杂草。
擎空:直插云霄。
卓立:独立挺立。
磊砢:形容树木粗大、坚固。
尘埃:微小的灰尘。
匠师:技艺高超的工匠。
皇皇:广大、众多。
不容:无法容纳。
中尺度:合适的尺寸标准。

鉴赏

这首诗名为《送赵榷院》,是宋代诗人陈著所作。诗中以稽山松为象征,赞美了赵榷院(可能是一位官员)的高尚品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描述稽山松扎根于高山之巅,历经风雨,傲然卓立,不依赖旁人,四季常青,象征着赵榷院的独立与坚韧。松树虽老而气息更充盈,其苍翠之色照亮四周,如同虬龙般的枝柯,寓意他的才华横溢。

然而,世人往往难以识其真面目,被世俗蒙蔽。赵榷院如松般矗立在重要的位置,却遭到排挤,暗示了他可能遭遇的困境。诗中强调,赵榷院需要的是公正的评价和恰当的位置,他的才能最终会为国家大厦贡献良材。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赵榷院的赞赏和支持,以及对社会公正的期待。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送徐倅

堂堂东嘉英,文章笔如椽。

箳篂驻鄞城,迎刃解剧烦。

最声彻阊阖,诏使归日边。

人方办杯水,前事乃不然。

才难复才难,得见青琅玕。

爱护犹恐伤,那可轻弃捐。

不见诸葛公,终荐庞士元。

形式: 古风

送黄少孺远游

慈溪先生擅天章,胸中奎壁躔诸郎。

君生坐后秀愈卓,骨骼昂昂气扬扬。

黄金满籯父训重,青简插架家传光。

九经本也末百氏,一目谁如我百行。

木根盘龙干必异,要须培植为栋梁。

宝气贯虹玉必粹,亦在磨琢成圭璋。

第方靴笠争径捷,难把章掖入时妆。

既不必效阮籍哭,亦不必学接舆狂。

仰天俯地道固在,往古来今人漫忙。

安居茅茨即台阁,隽永藜藿胜膏粱。

大蓬山下远尘境,晴岚暖翠松竹房。

小鉴湖中落天镜,明月清风芰荷裳。

内可以存养性情之正,外可以舒畅诗书之香。

上可以奉萱庭寿康之庆,下可以遂棣华和乐之常。

立我之大无愧怍,敬天之命为行藏。

不然荆璞轻自售,恐如梅实酸谁尝。

君不见苏老泉,年二十七始自强。

渟涵满腹抑不发,直待知我逢欧阳。

又不见徐仲车,力学笃孝母在堂。

大贤刮目他日事,自有了翁邹道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曾孙灼出赘卢氏

男生必有室,有室在嗣亲。

家贫或出赘,出赘难为人。

汝今为此行,及此初花春。

粼粼潮迎舟,叶叶风吹巾。

凤云已在眼,不觉生精神。

我方为汝忧,老语因重陈。

其修汝容止,其谨汝吻唇。

门庭勿忘旧,市井勿随新。

沈醉不如醒,饫饱不如贫。

侥倖多非福,欢笑容易颦。

主敬为根本,力学解因循。

贤□□□翁,昔我相面频。

别来五十年,匆匆隔一尘。

谁知有今日,汝得□□□。

□□翁婿洽,义实师生均。

造次莫非教,岁月如去轮。

□□□□□,何此为终身。

留欲副清冰,归欲见老椿。

要须日凛□,□□□□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董伯和西归

叶叶青霞衣,来赴山中期。

相看到忘言,日夜春风吹。

昨夜雨潇潇,今日君欲归。

人生如梦寐,世道正崄巇。

我发白已委,况堪生别离。

君归不可驻,我心得君知。

阑干与云平,白鸟来往飞。

安得身有翼,长与相追随。

举手一揖别,不作儿女悲。

一樽尚可同,百里非天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