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思堂手植双柳今已成阴因而有感

曲栏高柳拂层檐,却忆初栽映碧潭。

人昔共游今孰在,树犹如此我何堪。

壮心无复身从老,世事都销酒半酣。

后日更来知有几,攀条莫惜驻征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翻译

弯曲的栏杆上高大的柳树轻拂着屋檐,让我回忆起当初它映照在碧绿的潭水中的样子。
那时我们一同游玩的人如今还有谁在?树木依旧,我却已承受不住岁月的变迁。
曾经的壮志豪情已随身体的老去而消逝,世事如梦,只有半醉时才能忘却。
未来还能有多少次再来此地,攀折柳枝时,请不要吝惜停下远行的车马。

注释

曲栏:弯曲的栏杆。
高柳:高大的柳树。
层檐:屋檐。
初栽:当初种植。
映碧潭:映照在碧绿的潭水中。
昔:过去。
共游:一同游玩。
孰在:还有谁在。
树犹如此:树木依旧。
我何堪:我怎能承受。
壮心:壮志。
无复:不再。
身从老:身体随着衰老。
世事:世间之事。
都销:都消逝。
酒半酣:半醉状态。
后日:未来的日子。
更来:再来。
知有几:还能有多少次。
攀条:攀折树枝。
莫惜:不要吝惜。
驻征骖:停下远行的车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去思堂手植双柳今已成阴因而有感》。诗人站在曲栏边,眼前高高的柳树轻拂着屋檐,回忆起当初它们被栽种在碧绿的潭水旁的情景。他感叹旧时一同游玩的朋友如今谁还在,树木尚且能历经岁月依旧繁茂,而自己却已年老力衰,不禁感慨万分。

诗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无奈,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他借酒浇愁,半醉半醒之间,意识到未来能再回到此地的机会已经不多。最后,他劝告自己,即使日后再来,也要珍惜每一次停留,不妨攀折柳枝,让它们陪伴着远行的马车。

整首诗以景生情,寓情于物,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沉思考,以及对友情和人生的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去思堂会饮得春字

世事纷然百态新,西冈一醉十三春。

自惭白发随年少,犹把金钟劝主人。

黄鸟乱飞深夏木,红榴初发艳清晨。

佳时易失闲难得,有酒重来莫厌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四月十七日景灵宫奉迎仁宗皇帝御容有感

行殿峨峨出绿槐,琳房芝阙耸崔嵬。

管弦飘落人间去,幢节疑从天上来。

基业百年传圣子,黔黎四纪乐春台。

孤臣不得同针虎,未死心先冷若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圣俞在南省监印进士试卷有兀然独坐之叹因思去岁同在礼闱慨然有感兼简子华景仁

南宫官舍苦萧条,常忆群居接俊寮。

古屋醉吟灯艳艳,画廊愁听雨萧萧。

残春共约无虚掷,一岁那知忽复销。

顾我心情又非昨,祗思相伴老渔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永昭陵挽词三首(其三)

行殿沉沉画翣重,凄凉挽铎出深宫。

攀号不悟龙胡远,侍从犹穿豹尾中。

日薄山川长起雾,天寒松柏自生风。

斯民四十年涵煦,耕凿安知荷帝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