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木侵沙路,柴门引竹篱。
山低秋水阔,天远夕阳迟。
杳杳来鸿雁,翩翩下鹭鸶。
渔舟何处宿,横笛未休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田园风光图。在诗人眼中,古木侵蚀了沙路,柴门外是引导竹篱围成的小径。山势低缓,与秋天的水面交相辉映,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夕阳西沉,但在高远的天际还未完全消失。这时,一群群鸿雁飞来,而鹭鸶则翩翩地降落在水边。
诗中渔舟是诗人栖身之所,夜幕低垂,诗人尚未停下手中的横笛,吹奏着悠扬的曲调。这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惬意情怀,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语言简洁而不失丰富意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静谧美好的山水之中。
不详
别来每辱遗双鲤,颇怪吾侬不作书。
非为广文官独冷,自缘中散性常疏。
静晖待月昏钟后,制胜登高晓雨馀。
正忆去年同此会,只今相望问何如。
一别春三见,相思日几回。
自离夔府后,已过岳阳来。
寒食还虚度,酴醾幸晚开。
到时犹可及,应得共衔杯。
不见山中客,还经四度春。
近闻归旧隐,真个是閒人。
吹发松风迥,当轩琴月新。
悬知心更静,梦不到红尘。
懒慢多违俗,寻常倦作书。
分襟还许久,为况定何如。
鸿雁秋风冷,梧桐夜雨疏。
相如病好否,何日过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