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上帝求仙使,真符取玉郎。
三才闲布象,二景郁生光。
骑吏排龙虎,笙歌走凤凰。
天高人不见,暗入白云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渠牟创作的《杂歌谣辞(其三)步虚词》。从鉴赏角度看,这首诗充满了仙界和神话色彩,语言华丽,想象丰富。
“上帝求仙使”一句直接点出了诗的主题——仙境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交流,上帝作为天界的最高权威,其召唤仙使彰显了一种超自然力量的运作。紧接着,“真符取玉郎”则展现了这种神秘力量下所进行的一项具体行动,真符象征着一种神圣不可违抗的命令,而取玉郎则可能隐喻着某种纯洁无瑕之物或人的选取。
“三才闲布象,二景郁生光”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充满哲理和玄幻色彩的宇宙图景。三才通常指天、地、人,布象则可能是说这些基本元素在宇宙中安静地展现着它们的形态;而二景郁生光,则可能暗示着宇宙间某种力量或智慧的孕育与生成。
“骑吏排龙虎,笙歌走凤凰”一句则更加具体地描绘了仙界的场景。骑吏可能是指仙界中的使者或者执法者,他们以龙虎为坐骑,显示出超凡脱俗的力量;而笙歌走凤凰,则描写了一种和谐而美好的音乐与舞蹈,在这里凤凰成为了这种美好场景的象征。
最后,“天高人不见,暗入白云乡”则是诗人的感慨。天空辽阔,凡人难以窥见其真貌,而仙界则如同隐于白云之中,不为人知,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界与神话色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自然世界的向往和想象。
不详
鸾鹤共徘徊,仙官使者催。
香花三洞启,风雨百神来。
凤篆文初定,龙泥印已开。
何须生羽翼,始得上瑶台。
羽节忽排烟,苏君已得仙。
命风驱日月,缩地走山川。
几处留丹灶,何时种玉田。
一朝骑白虎,直上紫微天。
静发降灵香,思神意智长。
虎存时促步,龙想更成章。
扣齿风雷响,挑灯日月光。仙云在何处?
髣髴满空堂。
几度游三洞,何方召百神。
风云皆守一,龙虎亦全真。
执节仙童小,烧香玉女春。
应须绝岩内,委曲问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