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玉圃巡使台阳花果图

尔雅自姬公,蒐讨穷大块。

后有山海经,所言同志怪。

荒略何从稽,于说亦荑稗。

乃知天地间,赋形各万派。

若非域外游,直犹等聋聩。

巡方绣衣行,几及扶桑界。

东溟凌沧波,惊涛历澎湃。

既至振纪纲,问民轸病瘵。

闻见往往殊,耳目为一快。

其中植物繁,罗列登市卖。

五色烂然陈,厥状难尽话。

细文如锦章,粗文如方罫。

枝叶非寻常,异味皆可嘬。

召工写此图,摹仿在公廨。

碧绿与丹朱,肖真事挥洒。

称名复辨种,按之悉能解。

我生里闬间,未得广行迈。

多识惭古人,拘墟徒自絓。

晴窗试展看,意旷若脱械。

虚名玷使星,愿无远弗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吴王坦所作,名为《题黄玉圃巡使台阳花果图》。诗中描绘了作者对一幅描绘花果的画作的欣赏和感慨。

诗的开头提到“尔雅自姬公,蒐讨穷大块”,引出了古代文献《尔雅》和《山海经》,强调了对自然万物的探索和记录。接着,“荒略何从稽,于说亦荑稗”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和对知识的渴望。

“乃知天地间,赋形各万派”一句点明了自然界万物形态多样,各有其独特之处。接下来,“若非域外游,直犹等聋聩”则表达了对远方世界的向往,认为不亲身体验便如同聋子一般无法真正理解世界。

“巡方绣衣行,几及扶桑界”描述了巡使远行至东方边界的壮举,展现了对未知的探索精神。“东溟凌沧波,惊涛历澎湃”描绘了航行的艰难与壮丽景象。

“既至振纪纲,问民轸病瘵”表现了巡使到达目的地后,整顿秩序、关心民生的情景。“闻见往往殊,耳目为一快”则表达了对新奇事物的兴奋和满足感。

接下来,诗人详细描绘了花果的种类和形态:“其中植物繁,罗列登市卖。五色烂然陈,厥状难尽话。”“细文如锦章,粗文如方罫。枝叶非寻常,异味皆可嘬。”

“召工写此图,摹仿在公廨。碧绿与丹朱,肖真事挥洒。”描述了画师将这些花果绘制成图的过程,以及画作的生动与逼真。

“称名复辨种,按之悉能解。”表达了对画作中植物名称和种类的了解和赞赏。

最后,“我生里闬间,未得广行迈。多识惭古人,拘墟徒自絓。”诗人感叹自己未能广泛行走四方,见识有限,感到愧对古人。但通过这幅画,他仿佛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旅行,感到心情舒畅。

“晴窗试展看,意旷若脱械。”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的喜爱和内心的自由感。

“虚名玷使星,愿无远弗届。”诗人以谦逊的态度结束,表示虽然自己的官职微不足道,但希望自己的影响能够遍及更远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描绘花果的画作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知识、探索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经历局限的反思和对心灵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4)

吴王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同年黄玉圃番社图

九重涣汗使臣知,万都蛮荒跂踵时。

耳目全开天海外,土风尽入竹枝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大甲妇

大甲妇,一何苦。

为夫馌饷为夫锄,为夫日日绩麻缕。

绩缕须净亦须长,撚匀合线紧双股。

斲木虚中三尺围,凿开一道两头堵。

轻圆漫捲不支机,一任玄黄杂成组。

间彩颇似虹霓生,绽花疑落仙姬舞。

吾闻利用前民有圣人,一器一名皆上古。

况兹抒轴事机丝,制度周详供黻黼。

土番蠢尔本无知,制器伊谁远近取。

日计苦无多,月计有馀缕。

但得稍閒馀,轧轧事伛偻。

番丁横肩胜绮罗,番妇周身短布裋。

大甲妇,一何苦。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后垄

去县日以远,风俗日以变。

顾此后垄番,北至中港限。

音语止一方,他处不能辨。

头发顶上垂,当额前后剪。

发厚压光头,其形类覆碗。

亦有一二人,公然戴高冕。

黑丝及红绒,缠之百千转。

大有古人风,所惜双足跣。

男女八九岁,牙前两齿刬。

长大手自牵,另居无拘管。

父固免肯堂,翁亦无甥馆。

是处两三间,村庄何萧散。

高廪置平原,黍稷有馀挽。

所虑湿气蒸,驾木如连栈。

巨匏老而坚,行汲络藤瓣。

溪水涨连旬,利涉身焉绾。

丰年百礼偕,疾病颠危罕。

饮酒即高歌,其乐何衎衎。

形式: 古风

昙花图(其一)

西域谁携仙种回,昙花喜杂瘴烟开。

分明遗赠皇华使,不令空王独占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