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咏诗(其四)霜来悲落桐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叶未抽。鸿来枝已素。

本出龙门山。长枝仰刺天。上峰百丈绝。

下趾万寻悬。幽根已盘结。孤枝复危绝。

初不照光景。终年负霜雪。自顾无羽仪。

不愿生曲池。芬芳本自乏。华实无可施。

匠者特留眄。王孙少见之。分取孤生蘖。

徙置北堂陲。宿茎抽晚干。新叶生故枝。

故枝虽辽远。新叶颇离离。春风一朝至。

荣华并如斯。自惟良菲薄。君恩徒照灼。

顾已非嘉树。空用凭阿阁。愿作清庙琴。

为舞双玄鹤。薜荔可为裳。文杏堪作梁。

勿言草木贱。徒照君末光。末光不徒照。

为君含噭咷。阳柯绿水弦。阴枝苦寒调。

厚德非可任。敢不虚其心。若逢阳春至。

吐绿照清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时节,寒风凛冽,早霜降临的景象。诗中的落桐树在严冬中显得格外孤独和悲凉,它那尚未抽芽的嫩叶已被严寒所覆盖,而燕子却还没有到来。这棵树生长在险峻的龙门山上,枝条向天空伸展,高达百丈,但根系盘结,孤零零地悬挂在万寻深谷中。诗中反复强调这棵树的悲凉与孤绝,它终年承受着霜雪,却无从展示它的光彩。

诗人通过对落桐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无奈。这棵树虽然不起眼,但在匠人的眼中却有其独特之处。王孙贵族虽难以见到这样的景象,但诗人将这棵孤生的小枝取来,移植到了北堂的高地上。

春风一至,这棵曾经辽远和孤绝的树木,竟然也能展现出荣华如斯的情景。诗人自认为自己才能不多,但君恩却像阳光一样照耀着他。他感叹自己并非佳木,只是在空中凭借着阿阁(一种高大建筑物)的位置。

最后,诗人表达了愿作清庙琴,为舞双玄鹤的愿望。即使是薜荔这样的植物,也可为裳;文杏这类的树木,也堪作梁。但诗人不愿谈论草木的贱价,只希望能在君恩的末光中得到照耀。这份末光,虽然短暂,但它却给了诗人力量,使他在阳春到来时,能够吐出绿色的新芽,照耀清澈的河流。

这首诗通过对落桐树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

收录诗词(273)

沈约(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 字:休文
  •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 生卒年:441~513年

相关古诗词

十咏二首(其二)脚下履

丹墀上飒沓,玉殿下趋锵。

逆转珠佩响,先表绣袿香。

裾开临舞席,袖拂绕歌堂。

所叹忘怀妾,见委入罗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十咏二首(其一)领边绣

纤手制新奇,刺作可怜仪。

萦丝飞凤子,结缕坐花儿。

不声如动吹,无风自袅枝。

丽色傥未歇,聊承云鬓垂。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三日侍凤光殿曲水宴应制诗

光迟蕙亩,气婉椒台。皇心爱矣,帝曰游哉。

玉鸾徐骛,翠凤轻回。别殿广临,离宫洞启。

川只奉寿,河宗相礼。清洛渐筵,长伊流陛。

洄荡嘉羞,摇漾芳醴。轻歌易绕,弱舞难持。

素云留管,玄鹤停丝。引思为岁,岁亦阳止。

叨服贲身,身亦昌止。徒勤丹漆,终愧文梓。

形式: 四言诗

三日侍林光殿曲水宴应制诗

宴镐锵玉銮,游汾举仙軷。

荣光泛彩旄,修风动芝盖。

淑气婉登晨,天行耸云旆。

帐殿临春御,帷宫绕芳荟。

渐席周羽觞,分墀引回濑。

穆穆玄化升,济济皇阶泰。

将御遗风轸,远侍瑶台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