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林景象。"青山无适莫,四畔无来路",开篇即以青山为背景,赋予其一种既无边界也无归途的神秘感,仿佛置身于一个独立的世界之中。"适莫"二字,既指适所,也暗含着不可预知和难以抵达之意,营造出一种探索未知的氛围。
接着的两句"安居不到处,出身终有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安居不到处",意味着即便是最理想的栖息之所,也无法真正到达,或许象征着人生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出身终有馀"则可能暗示,无论身处何地,总有余地或空间可以继续探索、成长或改变,体现了对生命可能性的肯定。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描绘青山的广阔与深邃,以及对“安居”与“出身”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视角,也蕴含了对生活态度的反思,鼓励人们在面对未知和挑战时保持开放和探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