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柑(其一)

佳实传柑下禁门,闽鲜恰喜到江村。

拈来初果惟金色,授记兜罗忆奈园。

真谛骈枝原不二,妙香一指了忘言。

听鹂斗酒无消息,参得诗禅印乳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此诗《佛手柑(其一)》由明末清初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对佛手柑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独特见解。

首句“佳实传柑下禁门”,以“佳实”点出佛手柑的珍贵与美好,将其比作传入禁门的珍稀果实,暗示其非凡之处。次句“闽鲜恰喜到江村”,则将佛手柑从产地福建,带到江南村落,表达了对这一美味佳果的喜悦之情。

“拈来初果惟金色”,诗人通过“金色”这一色彩,生动地描绘了佛手柑的外观特征,金黄的色泽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最灿烂的礼物。接下来,“授记兜罗忆奈园”,以“授记”和“兜罗”等词语,巧妙地将佛手柑与佛教圣地相联系,增添了诗作的意境深度,同时也隐含着对佛手柑神圣与纯净的赞美。

“真谛骈枝原不二,妙香一指了忘言”,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佛手柑的哲理思考。骈枝象征着佛手柑独特的形态,寓意着真理的不二法则;而“妙香一指了忘言”,则以香气为媒介,传达了超越言语的深刻体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与心灵的净化。

最后,“听鹂斗酒无消息,参得诗禅印乳源”,以“听鹂”、“斗酒”等生活场景,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表达了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达到了心灵的平静与智慧的提升,如同参悟了诗中的禅意,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哲思,不仅展现了佛手柑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精神世界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佛手柑(其二)

闽粤霜黄入贡迟,赐来元夕近臣知。

金天仙掌寒同削,鸟爪麻姑擘自疑。

鼻观先参香触发,指轮久印蜜多时。

维摩病榻非清苦,设供堪分啖辟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书斋秋海棠

空斋人寂寂,幽卉自参差。

似有含愁色,嫣然怅所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咏宋氏二乔菊花(其一)

明月霜天下,西风忆美人。

祗应怜宋玉,寂寞在东邻。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咏宋氏二乔菊花(其二)

我是陶彭泽,东篱把落英。

白衣空伫立,不复赋閒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