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南充县试示文武诸童》由清代诗人常纪所作,通过兰花的形象比喻,寓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教育意义。
首句“幽兰生涧底”,描绘了兰花生长于幽静山谷之中的自然环境,象征着人才虽生于平凡,却拥有不凡的品质。接着“靡靡如众草”则以普通草木对比,强调了兰花与众不同的特质,即其内在的美质和高洁的品性。
“所异在本心,美质能自保”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兰花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自我保护的能力,暗示了个人品德的重要性以及自我修养的价值。
“一但发天香,采折争倾倒”形象地描绘了兰花一旦绽放出天香,便吸引了众多人的追捧与折取,以此比喻才华横溢之人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追求。同时,也暗含了对追求者行为的反思,提醒人们在追求美好事物时应保持尊重与理性。
“不见古国士,几辈窗间老”将目光转向古代的贤才,表达了对过去杰出人物的怀念,同时也对当前年轻一代提出了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最后,“时哉不可失,努力须及早”直接点明了时间的宝贵与努力的重要,鼓励年轻人把握时机,勤奋学习,为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整首诗借兰花的形象,寓意深远,既赞美了兰花的高洁与美丽,又寄寓了对人才培养与个人成长的深切关怀,体现了诗人对教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