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壁二首(其一)

老病人扶气力微,阑干西角立斜晖。

流年冉冉功名误,新冢累累故旧稀。

仗马曾鸣宜永弃,牧羝虽乳敢言归。

住庵活计无多子,只要筇枝与衲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老病之人气息微弱,独自在西边栏杆下站立,夕阳余晖洒落。
岁月匆匆,追求功名却误了时光,新的坟墓旁旧友已稀少。
那些曾经随从的官员,应彻底遗忘,即使放牧的公羊哺乳也不敢提及回归。
居住在庵中的生活简单,没有多少财物,只求一根竹杖和僧衣为伴。

注释

老病人:形容身体衰弱的老人。
阑干:栏杆。
西角:西方角落。
流年:光阴流逝。
故旧:旧友。
仗马:指随从官员。
宜永弃:应该永远遗忘。
牧羝:放牧的公羊(古代习俗,守边人以羝羊为信,羝不乳则不得归)。
敢言归:不敢轻易言说回家。
住庵:居住在庵中(指僧人或隐士的住所)。
活计:生计。
筇枝:竹杖。
衲衣:僧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书斋壁二首》(其一),主要描绘了诗人晚年体弱多病,面对夕阳西下,感叹岁月流逝和功业无成的情景。首句“老病人扶气力微”直接点出诗人的身体状况,行动需人扶持;“阑干西角立斜晖”则通过描绘夕阳余晖映照在西角栏杆的画面,渲染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

“流年冉冉功名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惋惜,认为自己耽误了光阴,未能实现抱负;“新冢累累故旧稀”则暗示了亲友的离世,使诗人更加感到孤独,身边熟悉的人都已不多。接下来,“仗马曾鸣宜永弃”暗指过去的官场生涯,诗人表示愿意放弃,不再追求权势;“牧羝虽乳敢言归”则是借典故表达自己即使有家可归,也因国事未了而不愿轻易回去的决心。

最后两句“住庵活计无多子,只要筇枝与衲衣”揭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简朴,他并不贪求物质享受,只希望能有简陋的庵舍、竹杖和僧衣相伴,过着清贫但内心宁静的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理想失落的感慨。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书斋壁

平生忧患苦萦缠,菱刺磨成芡实圜。

天下不知谁竟是,古来惟有醉差贤。

过堂未悟钟将衅,睨柱宁知璧偶全。

自笑为农行没世,尚如惊雁落空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书病

暮年虽病不甚剧,啜药啖粥犹自力。

今年七月风眩作,儿子在前不能识。

杯中药冷呼不醒,全家相顾无人色。

昏昏但思向壁卧,虫臂鼠肝宁暇恤。

医巫技殚欲敛手,天高鬼恶吁莫测。

偶然得活出望外,扶杖下床犹屡踣。

读书心在目力短,袖手坚坐到窗黑。

无功禄食四十年,叹息此责何由塞。

形式: 古风

书耄

我老耄已及,终日惟冥行。

邻里少间阔,便若昧平生。

家人每过前,亦或忘其名。

昏昏等作梦,兀兀如病酲。

不知张睢阳,何以记一城。

愚知各自适,得失未易评。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书梦

我梦举有司,鸡唱起裹饭。

又梦趁早朝,漏舍坐待旦。

既寤两无有,抚枕徒浩叹。

今虽去为农,饭牛亦夜半。

何曾得放慵,美睡到日旰。

一笑俱置之,浮生固多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