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韦苏州二十首(其十二)演师西斋

不见竹间僧,但闻花外磬。

敲槛出鱼游,巢檐知鸟性。

云蒸坐禅石,露湿行道径。

夜寂一灯残,山月来破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山中修行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中的自然之美与修行者的内心世界。

首句“不见竹间僧,但闻花外磬”,以“不见”与“但闻”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竹林中的僧人隐匿于绿意之中,只有远处传来的磬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为读者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接下来的“敲槛出鱼游,巢檐知鸟性”,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生机勃勃的景象。敲击木栏的声音仿佛唤醒了水中的鱼儿,它们在水中自由游弋;而巢居屋檐的鸟儿似乎也感知到了人类的存在,这既是对自然生态的赞美,也是对和谐共处的向往。

“云蒸坐禅石,露湿行道径”两句,将修行者的精神状态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坐禅石上蒸腾的云气象征着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的喧嚣隔绝;而行道径上的露珠,则是大自然的馈赠,见证了修行者每日的辛勤与坚持。

最后,“夜寂一灯残,山月来破暝”则将画面推向高潮。夜深人静之时,仅有一盏孤灯照亮着修行者前行的道路,而山月的出现,不仅为夜晚增添了几分明亮,更寓意着光明与希望的到来,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觉醒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修行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修行者追求精神境界的坚定与执着。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和韦苏州二十首(其十三)游开元精舍

松轩风扫静,终日闭门居。

犬卧青苔地,鸟衔红柿初。

瓶残夜禅起,经润雨翻馀。

自是少人迹,非关往来疏。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和韦苏州二十首(其十四)答中山道士

行转青溪又别峰,马蹄终日认樵踪。

翠微深处无人住,寺在深山何处钟。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和韦苏州二十首(其十五)西楼

十去龙沙雁,年年九不归。

烟尘犹未息,莫近塞云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和韦苏州二十首(其十六)琅琊万寿寺

兹寺废已久,经构昔未遑。

一朝焕金碧,煌煌耀东岗。

文母开大施,天厨来众香。

萦回转佛阁,窈窕閟禅房。

平地俯归鸟,高斋在上方。

宿云不归山,野水自成塘。

道人如水镜,见者心清凉。

理胜是非遣,虑淡形迹忘。

归鞍惜清境,伫立暮天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