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名为《送杨尚絅杨名甫毛贞甫陆全卿四进士归省》之三,是为送别友人归乡省亲而作。诗中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不舍,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接官长傍驿边河,来往君家较独多”,描绘了送别场景,官长在驿边河边相送,频繁往来于友人家中,表现了深厚的情谊和不舍之情。
颔联“已向交情知鲍叔,岂因笔势误东坡”,运用典故,以鲍叔牙与管仲的深厚友情类比,表达对友人间真挚友谊的赞美;同时,以苏轼的笔势比喻,暗示对友人才华的欣赏,但又强调这不是因为才华误认,而是基于深厚的了解和信任。
颈联“还乡未觉关河远,感旧无如岁月何”,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飞逝、岁月无情的感慨。友人归乡,看似路程遥远,但在心中却并不觉得,这反衬出友情的深厚。而对过去的回忆,面对岁月的流逝,只能感叹不已。
尾联“南望吴门君独去,西风落木洞庭波”,以景结情,想象友人独自南行,面对的是南国的吴门,以及西风吹拂下的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象。这一景象既烘托了离别的氛围,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厚谊,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用典,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