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海门高并两峰寒,大艑轻帆自往还。
安得百灵移一岛,却教尘世看三山。
此诗描绘了一幅海上风光图,开篇“海门高并两峰寒”即刻画出一副雄伟的山峦与辽阔的海洋相对峙的壮丽景象。"大艑轻帆自往还"则展现了诗人悠然的心境和自由自在的情怀,仿佛乘舟来去于波涛之中,恍如游龙。
至“安得百灵移一岛”,诗人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能够将那些灵山奇岛移置身边,那该多么令人向往。末句"却教尘世看三山"则透露出诗人超脱红尘、寄情山水的愿望,似乎在说,即便是尘世间的人,也应观赏这三座山的风采。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海上景色的描绘和对自然美的向往,抒发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精神自在的追求。
不详
禺山何事作番山,空有陂陀迹已漫。
今日升堂听丝竹,沉香不见旧阑干。
沙邱遗臭茂陵空,何物能成九转功。
地下刘郎犹有愧,驾言聊作葛仙翁。
古甃寒潮百尺清,伪王题品老佗营。
渴来不饮盗泉水,特地翻为达磨名。
词人自结一间茅,天上宸奎舞瘦蛟。
见说鬼神犹卫护,瑞光前夜起山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