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门卜筑

乱后亦择居,筮山山辄许。

居民百馀家,喜甚手欲舞。

云久闻公名,此幸殆天与。

感兹郑重意,时节共鸡黍。

剡川非沃野,地僻民更窭。

趁时务撷茗,馀力工捣楮。

寡妇念遗秉,洿池怜数罟。

我欲教耦耕,尽力循南亩。

桃杏种连山,深居可长处。

东邻有节士,酒酣乃发语。

公昔起布衣,高谊掩前古。

亲擢类平津,决见逢真主。

两宫伫六飞,万乘思一举。

交侵正倔强,蜂起益旁午。

浩然公独归,偶出宁有补。

默塞复何言,长叹汗如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战乱之后,一位名为李易的诗人对一位选择新居的官员的赞美和向往。诗中充满了对这位官员审慎选择居住地的敬佩之情,以及对其高尚品德的颂扬。

首先,诗中提到“乱后亦择居,筮山山辄许”,说明在战乱之后,人们在选择居住地时更加谨慎,而这位官员却能得到山神的应允,选择了一处理想的居所。这既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暗示了这位官员的德行得到了自然的庇佑。

接着,“居民百馀家,喜甚手欲舞”描绘了当地居民对这位官员到来的喜悦之情,他们手舞足蹈,表达着内心的欢愉。这种场景不仅展现了社区的和谐氛围,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好官的期待和欢迎。

“云久闻公名,此幸殆天与”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名声的敬仰,认为他的到来是上天的恩赐。这不仅是对官员个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官员为民众带来福祉的赞颂。

“感兹郑重意,时节共鸡黍”则进一步强调了官员与当地居民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共同的节日和食物,加深了彼此的联系,体现了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随后,诗中描述了剡川地区土地贫瘠,人民生活困苦的现状,但通过勤劳耕作,种植茶叶和造纸,以及帮助寡妇和保护渔网,展现了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效仿这位官员,教导村民采用耦耕法,亲自耕作南亩,种植连绵的桃杏树,以求得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诗中还提到了东邻的一位节士,在酒宴上发表的感慨,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以及对高尚品德的颂扬,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社会和谐与道德价值的追求。

收录诗词(13)

李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剡溪幽居

胜绝剡溪边,巢枝度半年。

燕回衔落絮,鱼涌接飞泉。

丹鼎山头气,茶炉竹外烟。

幽居己成趣,佳句若为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咏吐绶鸟

昔人仙去断丹梯,憔悴深山吐绶鸡。

百转和鸣非我事,漫将锦服擅幽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仙人洞

云巘分佳茗,风潭矗怪松。

书疑黄石授,税可紫芝供。

抵玉那惊鹊,探珠欲近龙。

晚来听近雨,乞水濯尘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罗汉石

铁骑侵淮海,龙潭碧始通。

云生倚宝刹,月出见珠宫。

泻涧水喷薄,依岩树郁葱。

神交难独擅,吾党契元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