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秾薰知见林,燕坐观物化。
鼻孔如撩天,可闻不可画。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众香堂”中静坐,感受周围环境变化的体验。通过“秾薰知见林”,可以想象到浓郁的香气弥漫在林间,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氛围。接着,“燕坐观物化”则表达了作者在宁静中观察万物变化的心境,仿佛他与自然融为一体,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深刻的感知。
“鼻孔如撩天,可闻不可画。”这一句尤为精妙,形象地描述了作者的感官体验。他的鼻孔仿佛能触及天空,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香气,这种感觉是难以用画笔描绘出来的,强调了香气的微妙和难以捕捉的特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深刻体会,让人仿佛能跟随他的视角,一同沉浸在那片充满香气的林间世界中。
不详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胸中炯明月,一照万缘空。
蝉蜕云霄表,堕地为儒宗。
夫君活国手,爱此隐仙字。
行再出刀圭,可使民久视。
注目眇无际,彤云灿晚暾。
心融八极表,欲辩已忘言。
缓步一徙倚,细数新条枚。
悠然得真趣,独立迟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