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石头岸

缥缈孤城见石头,长淮云水自悠悠。

孤村柳色连荒驿,两岸芦花隐钓舟。

残月微钟京口夜,澹烟疏雨秣陵秋。

客中不尽怀乡感,南雁一声双泪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徐勃的《旅次石头岸》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秋日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离愁别绪。首句“缥缈孤城见石头”,以“缥缈”形容石头城的孤独与遥远,暗示了诗人旅途的艰辛和心境的落寞。接下来,“长淮云水自悠悠”则通过描绘长江淮河的浩渺云水,渲染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氛围。

“孤村柳色连荒驿,两岸芦花隐钓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景色,孤村、柳色、荒驿、芦花和隐没在芦花中的钓舟,构成了一幅萧瑟而宁静的画面,寓含着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残月微钟京口夜,澹烟疏雨秣陵秋”写的是夜晚的景象,残月、微钟、疏雨和淡烟,共同营造出一种凄清的秋夜氛围,诗人身处异乡,听到远方的钟声,更添思乡之情。

最后,“客中不尽怀乡感,南雁一声双泪流”直抒胸臆,表达了旅人无法排遣的思乡之情,南飞的大雁触动了诗人的心弦,引发他两行热泪,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深深的羁旅之苦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充分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色。

收录诗词(47)

徐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送伯孺

千里西吴一骑轻,君行应是我归程。

孤身漂泊辞知己,八口饥寒仗友生。

绕涧松篁天竺路,满湖菱芡下菰城。

旅游到处羞贫贱,好向人前讳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道场山拜孙太初墓

三尺孤坟土欲倾,却因辞赋拜先生。

白杨夜雨墓门冷,青草暮云山路平。

半碣旧曾题岁月,一杯谁复奠清明。

隔邻石马嘶风立,来往何人识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过林逸人故居

魂坠穷泉乍白头,方山寒雨杜鹃愁。

花飞古路松枝老,叶满闲庭荔子秋。

鹤梦不归江上榻,虫丝空网月边楼。

哭君剩有千行泪,濑水无情日夜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过荆屿访族兄文统逸人隐居

踪迹经年懒入城,满村麻苎绿阴晴。

蝶寻野菜飞无力,蚕饱柔桑啮有声。

半榻暮云推枕卧,一犁春雨挟书耕。

清高学得南州隐,不忝吾宗孺子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