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别幼遐与君贶兄弟

乖阙意方弭,安知忽来翔。

累日重欢宴,一旦复离伤。

置酒慰兹夕,秉烛坐华堂。

契阔未及展,晨星出东方。

征人惨已辞,车马俨成装。

我怀自无欢,原野满春光。

群水含时泽,野雉鸣朝阳。

平生有壮志,不觉泪沾裳。

况自守空宇,日夕但徬徨。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心情不顺才刚平息,谁知又突然飞来忧伤。
连续几日的欢乐宴会,转眼间又分离感伤。
设酒慰藉这傍晚时光,点燃蜡烛坐在华丽厅堂。
还没来得及深谈衷肠,晨星已升在东方。
远行人凄惨已告辞,车马整齐准备出发。
心中自有无尽忧愁,原野上春光明媚徒增伤。
江河满含时节的润泽,野鸡在朝阳下鸣唱。
平生抱负未曾实现,不禁泪水湿衣裳。
何况独自守着空房子,日日夜夜只能彷徨。

注释

乖阙:指事情不如意,心情不舒畅。
方弭:刚刚平息。
忽来翔:突然来临。
累日:连续多日。
重欢宴:再次举行的欢乐宴会。
离伤:离别的伤感。
秉烛:手持点燃的蜡烛。
华堂:华丽的大厅。
契阔:久别重逢。
晨星出东方:象征时间很早,天已蒙蒙亮。
征人:远行的人。
俨成装:整齐地准备好行装。
自无欢:内心充满忧郁。
原野满春光:春天的田野景色美好。
群水含时泽:河水充满春意。
野雉:野生的鸡。
朝阳:初升的太阳。
壮志:宏伟的志向。
徬徨:徘徊不定,心神不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宴会即将结束,朋友们即将分别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乖阙意方弭,安知忽来翔",这里的“乖阙”指的是心中的愁绪和不尽之情,“意方弭”则是形容心境的复杂和深沉。接下来“安知忽来翔”,表达了时间流逝的快捷无情。

诗中还写到“累日重欢宴,一旦复离伤”,说明了朋友们聚会的频繁与愉悦,但最终还是要面对分别的痛苦。"置酒慰兹夕,秉烛坐华堂"则是通过举杯畅饮来抚慰即将到来的夜晚,借着灯火的温暖缓解心中的忧伤。

在“契阔未及展,晨星出东方”中,“契阔”意味着友情的深厚,而“未及展”则是时间仓促。接着“晨星出东方”,表现了夜已深,天将亮,却只能以星光为伴。

"征人惨已辞,车马俨成装" 描述了别离的场景,人们带着悲伤告别,而车马已经整装待发。诗人的内心则是“我怀自无欢,原野满春光”,表达了即使外界充满生机与活力,但个人却无法感受到那份快乐。

"群水含时泽,野雉鸣朝阳" 中,“群水”指的是自然中流动不息的溪流,而“含时泽”则是形容自然赋予这些溪流以生命力的意象。接着“野雉鸣朝阳”,则是在描绘清晨鸟鸣的声音。

最后两句“平生有壮志,不觉泪沾裳。况自守空宇,日夕但徬徨”表达了诗人一生的雄心壮志,但在此刻,却只感到悲伤和孤独。在空旷的世界中,他只是日复一日地徘徊。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宴会与别离场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切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孤独生活的无奈。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射雉

走马上东冈,朝日照野田。

野田双雉起,翻射斗回鞭。

虽无百发中,聊取一笑妍。

羽分绣臆碎,头弛锦鞘悬。

方将悦羁旅,非关学少年。

韬弓一长啸,忆在灞城阡。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效陶彭泽

霜露悴百草,时菊独妍华。

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奈何。

掇英泛浊醪,日入会田家。

尽醉茅檐下,一生岂在多。

形式: 古风

晓至园中忆诸弟崔都水

山郭恒悄悄,林月亦娟娟。

景清神已澄,事简虑绝牵。

秋塘遍衰草,晓露洗红莲。

不见心所爱,兹赏岂为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晓坐西斋

鼕鼕城鼓动,稍稍林鸦去。

柳意不胜春,岩光已知曙。

寝斋有单禘,灵药为朝茹。

盥漱忻景清,焚香澄神虑。

公门自常事,道心宁易处。

形式: 古风 押[御]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