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即事

皇天列四运,懿兹暮春熙。

和风著万物,观物令心怡。

如何魏晋后,词人总凄凄。

退之颇知道,及此尤伤悲。

宁非遘淹留,叹老还嗟卑。

哀乐缘外感,安能识天时。

不见鲁中狂,陶然浴清沂。

问渠乐何事,无言对春晖。

人亡已千年,叹息将安归。

形式: 古风

翻译

苍天运行四季,正值暮春温暖明媚。
和煦的风滋润万物生长,观赏万物让人心情愉快。
为何魏晋之后的诗人总是充满哀愁?
韩愈深知世事,此刻更是悲伤不已。
难道不是遭遇长久滞留,感叹年老又自谦卑。
哀与乐源于外界感触,怎能真正理解天道自然。
未见鲁国狂士在清沂河沐浴的逍遥景象。
问他快乐何在,他默默无语,只对春光微笑。
人已逝去千年,只能叹息,不知归向何处。

注释

皇天:天空。
列:排列。
四运:四季运行。
懿:美好。
暮春:春季末期。
熙:光明、温暖。
和风:温和的风。
著:赋予。
观物:观察万物。
怡:使人心情愉快。
魏晋:历史时期。
凄凄:悲伤的样子。
退之:韩愈的字。
知道:明白世事。
遘:遭遇。
淹留:长久停留。
嗟:叹息。
卑:谦卑。
哀乐:哀伤与快乐。
天时:自然规律。
鲁中狂:指鲁国的狂士。
陶然:悠闲自得。
问渠:询问他。
无言:沉默不语。
安归:何处归宿。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高斯得的《暮春即事》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以及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皇天列四运,懿兹暮春熙”展现了四季轮回中暮春的繁荣与生机,"和风著万物,观物令心怡"进一步强调了春风的温暖和万物生长的喜悦。然而,诗人随后笔锋一转,指出魏晋之后的词人多有凄凉之感,以韩愈(退之)为例,他在此时更添伤悲。

诗人反思,这是否是因为人生际遇所致,感叹自己遭遇滞留,年华老去,地位卑微。他提出,人们的哀乐往往源于外界感触,难以真正理解自然的天时。接着,诗人借鲁国孔子门徒在沂水边沐浴,忘却忧愁的典故,表达了对超脱世俗快乐的向往。当被问及快乐为何,他们只是默默享受春光,无言以对。

最后,诗人感慨千年已过,人事如梦,不禁发出“人亡已千年,叹息将安归”的深深叹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无奈之情。整首诗寓情于景,既有对春日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沉思。

收录诗词(177)

高斯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端午日觞客东湖遇雨移饮寿台楼分韵得壁字

玄晖东田游,明远东城历。

深心慕尘轨,湖舷拟觞客。

零雨或尼之,辍策骈兹席。

霁虹带高岑,倾羲被回陌。

良知共遐睎,数陪竹林七。

境恬微尚惬,赏胜幽怀适。

怀沙事千载,旧恨犹能辟。

延首瞻楼颜,新愁渺难释。

天问愧非才,且可浮大白。

徙倚惊漏穷,晨宵挂东壁。

形式: 古风

增赋

吾哀天宝后,刻剥穷锥刀。

豆实不得吃,蕨卖输官曹。

民生于斯时,生意如鸿毛。

安知咸淳际,赤子滋嗷嗷。

税租责三倍,田野晨号咷。

柔桑稊未茁,调帛已骚骚。

骄兵饫醲鲜,黎民窄糠糟。

九关虎豹守,哀吁愁天高。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题天台夏肯甫晓山亭诗

谢公晨策花崖登,杜陵早起开前林。

徽之朝挹西山爽,退之晓望南山棱。

古人看山自有候,个中意味谁探寻。

林霏夕敛群动息,泽气宵上英云蒸。

不于此际毓神秀,安得向曙岚光凝。

平生苦不识夜气,见山忽得邹人心。

卷书默坐会有得,此岂文字能摹临。

斯亭题扁有咀嚼,慎勿只遣供閒吟。

直须咬破第一义,庶几山鬼逢知音。

形式: 古风

题王茂悦郴州白水奇清园

灵区有异产,化国无潜珍。

坡公论人物,我则赋奇清。

壮哉此白水,谁其泻青冥。

薶藏富媪啬,抉剔天公嗔。

霹雳起神物,赑屃擘巨灵。

阳山得瀑谷,永嘉赖斧斤。

乃知出世事,须待开物人。

倒悬讶瑶池,吹立惊沧溟。

千穗落晓镜,万仞垂天绅。

清寒入山骨,霏润沾人巾。

麇麇为瘦爽,草木皆坚贞。

臞仙挹瓢饮,俗士湔尘缨。

度堂匪秩宴,筑馆先储英。

函书静秩秩,子佩来瘽瘽。

清风濂溪像,古柏文翁庭。

从容讲道要,宛转馀诗情。

谪仙一派妙,休文八咏新。

兹惟佳山水,我尝驻骐骃。

平湖尚芜漫,绝境宜荆榛。

按图重嘅叹,岁月今峥嵘。

壮观誇好句,窘步攲丰擎。

聊以赠我友,无庸寄山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