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郡斋春暮》由宋代诗人吕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涯的反思与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
首联“自觉劳生万事非,宦心从此更迟迟”,诗人自省于忙碌而繁琐的官场生活,感到一切都不尽如人意,因此对于仕途的心思变得更为迟疑和犹豫。这里通过“万事非”和“更迟迟”两个词组,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未来道路的迷茫。
颔联“凄凉好饮悲春酒,閒暇犹吟送老诗”,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官场中的孤独与无奈。在闲暇之余,他只能借酒浇愁,以悲春之酒来排解内心的苦闷;而在空闲之时,则吟诵着送老之诗,预示着对未来的悲观态度。这两句诗通过“凄凉”、“悲春”和“送老”等词语,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颈联“轩冕去来皆外物,云山早晚是归期”,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官场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他认为官位和荣誉都是身外之物,最终都会随风而去,而真正的归宿应该是那片云雾缭绕、山川秀美的自然世界。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以及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尾联“怀民报国终无术,空负惭颜对一麾”,诗人感叹自己虽然怀有报国之心,但却没有实际的方法和途径实现这一理想,只能对着手中的官职感到羞愧和无奈。这既是对自身能力的谦逊评价,也是对官场体制的某种批判,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洞察。
综上所述,《郡斋春暮》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反思、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