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的《宜兴好寄弋阳尹李端卿兼简诸公(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地方风物的赞美。
首句“故人宦辙各西东”,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因仕途而分隔两地,各自东西奔波的情景。接着,“欲到荆南恐未逢”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聚的愿望,但又担心难以如愿的心情。
“地主何须寻李尹,洞名原自属张公。”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双关和自谦的手法,一方面是对友人的尊敬,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谦虚态度。通过“李尹”和“张公”的对比,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也暗示了自己的身份地位。
“红灰酒美衣须当,紫竹箘肥诗自工。”这两句描绘了宜兴的风土人情,通过“红灰酒”、“紫竹箘”等地方特色,展现了宜兴的美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才华横溢。
最后,“有个墨翁应识我,谩凭把笔记行踪。”诗人以“墨翁”自比,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异乡,但仍然希望有人能了解自己的心迹,记录下自己的行踪。这一句既流露出诗人的孤独感,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地方风物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艺术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