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即事二首(其一)

潮退菰蒲风自倒,秋深菱芡雨应添。

怪来病眼双明甚,喜见遥山寸碧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翻译

潮水退去后,菰蒲在风中摇曳不定。
秋天渐深,菱角和芡实可能因雨水而更加繁茂。

注释

潮退:潮水退落。
菰蒲:水生植物,古人常用于编席、造纸等。
风自倒:风自己吹得它们倒伏。
秋深:秋季深入,天气转凉。
菱芡:菱角和芡实,均为水生植物。
雨应添:雨水增多。
怪来:难怪。
病眼:视力不佳的眼睛。
双明甚:双眼格外明亮。
喜见:欢喜看到。
遥山:远处的山峦。
寸碧纤:一抹淡淡的绿色。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潮退菰蒲风自倒"中,“潮退”指代秋季水位下降,而“菰蒲”为水生植物,此句表明随着潮汐的退去,菰蒲在微风中自然倾倒。这里蕴含了秋天万物收藏的意境。

"秋深菱芡雨应添"则是说到了深秋,菱角和芡实等水生植物正当其时,秋雨将至,将为它们带来必要的滋润。这句话描绘出秋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农事的关注。

"怪来病眼双明甚"一句,表达了诗人因为眼睛不适而感到困扰,这种视觉上的不适在他看来尤其显著。这里“病眼”可能是指眼睛疲劳或者其他视力问题,而“双明甚”则强调了这种感觉的强烈。

"喜见遥山寸碧纤"中,“喜见”表达了诗人对远处山色所感受到的喜悦,这种喜悦源自于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这里“遥山”指的是远处的山峰,而“寸碧纤”则形容山色的细腻和深邃,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观察,以及个人感觉的表达,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自然景象相结合,表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秋日悯旱题香山庄舍

千里骄阳稼穑枯,人心穷极但天呼。

须烦岩壑为霖手,下泽苍生慰海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其十六)

病怯酒杯微过量,瘦怜衣带颇宽痕。

伤心故国迷烟草,秋日荒凉处处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其十四)

更穷诗债应难欠,纵懒书淫亦自添。

水外修眉横翠巘,试凭张敞画浓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其十三)

烟里山光陈水墨,云边日影乱青红。

新诗有画人难到,高压澄江五字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