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柳(其一)

杨柳枝,莫教折。留绾衫前散巾结。

只恐飞花上紫纶,认作摇郎鬓边雪。

形式: 词牌: 章台柳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毛奇龄所作的《章台柳》系列中的第一首。诗中以杨柳枝为引子,表达了对眼前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寄托。"杨柳枝,莫教折",诗人劝诫人们不要轻易折断这柔美的柳条,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保护。"留绾衫前散巾结",进一步描绘了柳枝的用途,可能是将其编成发饰,寓意着女子对青春与爱情的挽留。

"只恐飞花上紫纶",这里的"飞花"可能指的是柳絮,"紫纶"则可能是紫色的丝带或衣物,诗人担心那飘落的柳絮会被误认为是自己心上人的白发,流露出淡淡的忧思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认作摇郎鬓边雪","摇郎"是对情人的昵称,"鬓边雪"则比喻白发,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爱人容颜老去的忧虑和对青春不再的惋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杨柳这一意象,寓言了人生的短暂和爱情的易逝,体现了诗人的情感细腻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章台柳(其二)

花漏深,春睡醒。二五窥蟾半边影。

烧残蜡泪泛铜盘,一尺珊瑚沁心冷。

形式: 词牌: 章台柳

南歌子(其一)

燕尾捎轻雾,花柎涌落潮。朝鲜计吏附书遥。

三月隋堤、杨柳暗河桥。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押[萧]韵

南歌子(其二)

驱马东郊道,提筐南陌头。桑枝欲尽且移钩。

日暮蚕饥、归去好难留。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押[尤]韵

南歌子(其三)

蜡晕眉间粉,裙萦履上珠。阳云楼上教歌殊。

吹暖凤梢、双籥卸唇朱。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