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沈石田效米元晖云山图

春山蒸云湿模糊,春树凝烟渺有无。

汀花岸草愁相唤,蘅渚兰皋低自纡。

江南雨景真貌出,世传曾有元晖笔。

石田老人近代豪,步骤邯郸更超逸。

越溪难注消夏湾,胥口波涛杳霭间。

西遮震泽双螺小,北走灵岩万笏还。

江村桥外炊烟夕,上沙下沙水涵碧。

似闻茅屋啼斑鸠,无那东风摇燕麦。

沈吟忆得画中诗,洒墨挥毫兴发奇。

并驱逐鹿知谁手,何必敷文待制为。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水的细腻画卷,通过春山、云雾、春树、汀花、岸草、蘅渚、兰皋、雨景等元素,展现了春天江南特有的朦胧美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以“蒸云湿模糊”、“凝烟渺有无”等词句,生动地刻画了云雾缭绕、烟雾弥漫的山川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迷离的氛围。接着,通过“愁相唤”、“低自纡”等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汀花、岸草以情感,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诗中还提到了石田老人,这位近代的绘画大师,其作品仿佛再现了元晖(即元代画家黄公望)的风格,展现出超逸脱俗的艺术魅力。通过“邯郸”这一典故,暗示了石田老人在艺术道路上的不断探索与超越。此外,“越溪难注消夏湾”、“西遮震泽双螺小,北走灵岩万笏还”等句子,不仅描绘了地理景观,也隐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历史文化的追思。

最后,诗人通过“江村桥外炊烟夕,上沙下沙水涵碧”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晚景,炊烟袅袅,水面碧绿,充满了生活的温馨与和谐。而“似闻茅屋啼斑鸠,无那东风摇燕麦”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斑鸠的啼鸣和微风中的麦浪,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也体现了他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赞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江南世界。

收录诗词(86)

汤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铜爵台

自失平吴策,空名起邺台。

馀香残箧冷,促柱短歌哀。

汉水漳河尽,当涂典午来。

西陵松柏地,旋接北邙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寺门

寺门山麓峙,当面更青山。

渺有烟霞想,谁参秘密关。

僧穿松径去,童汲井华还。

尘海茫茫远,三生梦觉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许摄泉见过山中失迓赋此解嘲

久孤南望约,枉沐北山临。

扫壁真题凤,攀云独抱琴。

午斋留石钵,寒日静珠林。

自是攒眉去,非因白社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登城

行跻覆舟岭,睇览秣陵城。

壑听松涛涌,林窥鹿子行。

荒凉梁堞散,埋没晋丘平。

皎皎江南月,空流玉树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