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捕虎行

世无壮士力扼虎,群虎食人人莫禦。

上官付之无奈何,悬赏谩令招猎户。

猎户徒能逐麇麂,初非法中虎匠比。

心胆既怯赏又轻,谁肯向前判一死。

官遣弓兵相助佐,猎户见之气先挫。

心忧得赏为所分,眼见有虎容渠过。

弓兵散在村落中,村民鸡犬为一空。

四足之虎未可捕,两足之人与虎同。

真虎为患时一出,人虎为患朝连久。

东乡闻虎在西邻,人虎又向西乡集。

野外晡时即掩关,椎苏不复更登山。

人虎难避愈真虎,纵为虎食不闻官。

形式: 古风

翻译

世上没有勇猛的人能制服猛虎,成群的虎吞噬人,无人能抵挡。
上官对此无可奈何,只能悬赏来招募猎户。
猎户仅能追逐鹿和麂子,起初他们并非虎匠的对手。
他们既害怕又轻视赏金,谁愿意冒死上前搏斗。
官府派遣弓箭手协助,但猎户见到反而气馁。
他们心中担忧赏金会被瓜分,眼睁睁看着老虎过去。
弓箭手分散在村庄,家禽家畜被虎掠夺一空。
面对四脚的虎,人也如同两脚的虎,同样危险。
当虎患频繁,人虎之患日积月累。
东边乡民听说西边有虎,人虎又转往西边集结。
傍晚野外的人们早早关门,不再登山冒险。
人虎之患比真虎更难防范,即使被虎吃掉,也无人上报官府。

注释

壮士:勇猛的人。
力扼:用力制服。
群虎:成群的老虎。
莫禦:无人能抵挡。
上官:上级官员。
悬赏:出价征求。
猎户:以打猎为生的人。
逐:追逐。
法中虎匠:擅长驯虎的工匠。
心胆:胆量。
判一死:冒着生命危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社会现象,即面对群虎横行,官府无力直接制服,只能悬赏招募猎户来解决问题。然而,猎户们虽然勇猛不足,不足以与虎抗衡,且他们内心胆怯,对赏金又存有私心,不愿冒生命危险。官府派遣弓箭手协助,但这些士兵在村民面前显得无能,反而让猎户们的士气受挫。村民们为了自保,甚至不再敢出门,家禽家畜被虎掠夺一空。人与虎的冲突日益严重,虎患不仅限于一处,而是四处蔓延。诗人通过此诗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强权的畏惧和官府治理无方的问题,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忧虑。

收录诗词(110)

滕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三七~一二二四)。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 字:元秀
  • 籍贯: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

相关古诗词

玩松竹(其二)

马目在屋南,龙峰在屋北。

南为山所障,北半露山色。

赖有竹与松,足供予燕息。

竹乃前岁栽,种自别墅得。

松长已百年,不知谁所植。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玩松竹(其一)

萧萧园中竹,不复数萱草。

苍苍池上松,岂更问蘋藻。

二物吾所爱,难为俗人道。

竹如吾之节,松似吾之老。

烟雨风月中,形声俱媚好。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南新慈照寺

平生不踏南新路,早岁尝诵东坡诗。

青牛聋僧今不见,慈照乃有那律师。

君不见世间万事皆儿嬉,不如聋盲百不知。

双明阁上夕阳时,一笑二子闲争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寒鸡

寒鸡强知晓,初鸣梦惊破。

我事不在早,援衾且复卧。

待旦枕戈寝,将朝盛服坐。

吾生无怨仇,吾责非辅佐。

况当苦寒月,北风正掀簸。

且复待午暄,徐起毕经课。

形式: 古风 押[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