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渊明饮酒

我本山泽癯,殊非廊庙英。

妄意羲黄上,千载有深情。

岂无尊中酒,持杯向谁倾。

遥怜昆丘凤,朝阳亦孤鸣。

愿言蹑高躅,要不负此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和渊明饮酒》由元代诗人安熙所作,通过诗人的自我反思与对陶渊明的致敬,展现了其对古代圣贤的景仰以及对自身身份的深刻思考。

首句“我本山泽癯”,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如同隐居山林的瘦弱者,暗示自己并非官场上的佼佼者或智谋出众之人。接着,“殊非廊庙英”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自我定位,表明自己与那些在朝廷显赫、才华横溢的人物相去甚远。

“妄意羲黄上,千载有深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古先贤如伏羲、黄帝等的敬仰之情,认为自己虽无法达到他们的高度,但心中仍怀有对他们的深深敬意与向往。

“岂无尊中酒,持杯向谁倾”这一句,诗人以酒为喻,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困惑。他虽有酒可饮,却无人共饮,无人理解自己的心声,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寂寞感。

“遥怜昆丘凤,朝阳亦孤鸣”中,“昆丘凤”象征着高洁、不凡的品质,而“朝阳孤鸣”则描绘了一幅孤独而壮丽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最后,“愿言蹑高躅,要不负此生”表达了诗人的心愿——希望能够追随先贤的脚步,即使道路艰难,也要无愧于这一生。这既是对陶渊明等古代文人精神的传承,也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肯定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古代文化的追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4)

安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病卧穷庐咏静修仙翁和陶诗以自遣适辄效其体和咏贫士七篇非敢追述前言聊以遣兴云耳(其二)

我惭未闻道,雅志慕羲轩。

力学非董生,三年不窥园。

团茅借幽栖,土锉寒无烟。

诗书化乡邻,宁免朱墨研。

紫阳继绝学,汗简多微言。

虽愚莫自弃,感慨追前贤。

形式: 古风

病卧穷庐咏静修仙翁和陶诗以自遣适辄效其体和咏贫士七篇非敢追述前言聊以遣兴云耳(其四)

渊明守穷贱,生平慕黔娄。

富贵如浮云,万变纷相酬。

世运自兴丧,常恐德未周。

羲黄不可见,日暮怅离忧。

乾坤一东篱,百代无与俦。

寄语狂驰子,扰扰将焉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病卧穷庐咏静修仙翁和陶诗以自遣适辄效其体和咏贫士七篇非敢追述前言聊以遣兴云耳(其五)

颛孙游圣门,尚思禄可干。

所以后世士,忘生慕荣官。

我生初未贫,传经易朝餐。

妻不解啼饥,儿不知号寒。

水菽非甘旨,吾亲亦怡颜。

箪瓢存至乐,不须求抱关。

形式: 古风

病卧穷庐咏静修仙翁和陶诗以自遣适辄效其体和咏贫士七篇非敢追述前言聊以遣兴云耳(其六)

子云辱天禄,原思乐蒿蓬。

贫贱固易居,贵盛诚难工。

士生或不偶,高节追两龚。

世道有隆污,卷舒自不同。

万古先天图,消长理谁通。

怀人今已矣,叹息将焉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