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如张

艾而张罗,蒐以狩,宁干戈。安不忘危,厉不伤和。

三面尽解如雀何。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艾如张》,是明代诗人张宁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关系的深刻思考。

“艾而张罗,蒐以狩”,开篇以“艾”(一种植物)比作设置陷阱,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狡诈。通过“张罗”(张设罗网)和“蒐”(搜捕)的动作,隐喻了战争中敌我双方的激烈争夺与残酷杀戮。这里不仅展示了战争的直接暴力,也暗示了战争背后更为复杂的政治策略与利益博弈。

“宁干戈”,紧接着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反思与批判。在“干戈”(武器)的背景下,“宁”字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诗人对战争的否定态度。

“安不忘危,厉不伤和”,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安不忘危”意味着在和平时期不能忘记潜在的危机,提醒人们保持警惕,为可能的冲突做好准备;后一句“厉不伤和”则强调即使在紧张局势下,也要努力维护和谐的关系,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升级。这两句话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稳定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和谐共处价值的坚持。

“三面尽解如雀何”,最后这一句以“雀”作为比喻对象,形象地描绘了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如何理解和应对。这里的“三面”可以理解为三个方向或三个方面,寓意着在面对复杂局面时,需要全面考虑,灵活应变。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在处理人际关系或国家政策时,应当具备的智慧与灵活性。

整体而言,《艾如张》一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危机与和谐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力和对理想状态的不懈追求。诗中的比喻与象征手法丰富多样,既富有文学美感,又蕴含深邃哲理,是明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君马黄

君马黄,臣马玄。君马来自宛,臣马始离燕。

君马骋六飞,臣马厄孤骞。

六飞遥遥行上天,孤骞拘絷无由前。

安能日随御,矩步相周旋。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春江花月夜

春水绿堪染,春花红欲然。

月华金涣漾,夜气玉暄妍。

交绕回文锦,联笼飞步仙。

赏心逢美景,欢娱正妙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江陵女

白苧裁娘衫,茜练作娘裙。

情随吴江水,梦阻越山云。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文]韵

乌栖曲

乌桕树上夜乌栖,黄茆舍里晓鸡啼。

鸡啼未了乌飞去,锦帐佳人不知曙。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