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何令萃庵

一从大邑绾金章,四壁何归尚此乡。

五斗并无陶令米,一钱时似杜陵囊。

川原未竭当年泽,鬓发新添昨夜霜。

犹有国人公论在,儿童相戒护甘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赠何令萃庵》是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何令的深切关怀与赞美。

首联“一从大邑绾金章,四壁何归尚此乡”,开篇即以“大邑”、“金章”点出友人的官职之高,而“四壁何归尚此乡”则透露出其虽身居高位却仍怀念故乡的情怀,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颔联“五斗并无陶令米,一钱时似杜陵囊”,运用典故,将友人比作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和清贫如洗的杜甫,表达了对友人坚守节操、不慕荣华的赞赏之情。

颈联“川原未竭当年泽,鬓发新添昨夜霜”,以自然景象喻指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同时也暗含着对友人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其过去功绩的肯定与怀念。

尾联“犹有国人公论在,儿童相戒护甘棠”,借用了“甘棠”这一典故,象征友人深受民众爱戴,即使不在也依然受到尊敬。同时,通过“国人公论”和“儿童相戒”两处细节,展现了友人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深远影响,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生平经历、性格特点、社会影响的描绘,既展现了陈恭尹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又蕴含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再宿韦玄锡茂林率作志别

尽辟青山作一园,林中别自有乾坤。

高台望海时携客,古木含风日在门。

信宿未能穷逸兴,重来应不负前言。

只须满酿葡萄酒,煮笋烹泉莫过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闰七夕次和王惠州子千二首(其一)

盈虚天道本如斯,重驾星桥岂所思。

百岁几回逢此夕,一秋翻遣再相离。

机丝世上无馀巧,瓜果阶前漫有期。

开府清新徒作赋,赖君为补闰秋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闰七夕次和王惠州子千二首(其二)

只道南山赋殷雷,谁言天上也相催。

都将乌鹊年年事,欲共蟾蜍月月来。

三匝渐看依树绕,一钩直似学眉裁。

星辰聚合寻常有,儿女西风莫浪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闰月晦日韶州陈毅庵使君招同惠州王子千使君梁药亭太史廖南炜屈翁山诸公集广州行署闻将为先正张文献余襄公重梓文集喜而有赋二首(其一)

不将丝竹乱清真,雅会天南盛主宾。

五马风流双郡守,二毛樗散数诗人。

杯名避暑逢秋闰,地接歌棠是德邻。

浮岳曹溪俱有约,杖头从此托闲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