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其二)

馨香饼饵,新鲜瓜果,乞巧千门万户。

到头人事控抟难,与拙底、无多来去。

痴儿妄想,夜看银汉,要待云车飞度。

谁知牛女已尊年,又那得、欢娱意绪。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翻译

满是香气的饼饵和新鲜的瓜果,家家户户都在乞求巧艺降临。
然而人生如梦,掌控命运实非易事,即使再简单的事物,也难以长久拥有。
无知的孩子们怀着狂想,夜晚仰望银河,期待着仙车飞过带来幸福。
但现实是牛郎织女早已老去,哪里还会有当初的欢乐心情。

注释

馨香:形容香气浓郁。
饼饵:古代节日食品,象征团圆。
乞巧:七夕节习俗,向织女乞求纺织技巧。
人事控抟:指人事变迁,难以把握。
拙底:谦称自己笨拙。
云车:神话中的仙人乘坐的车辆。
牛女:牛郎织女,传说中的夫妻。
尊年:年纪大,这里指岁月流逝。
欢娱意绪:欢乐的心情和情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潜的作品,名为《鹊桥仙(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写七夕情人相会之景的诗句。其中,“馨香饼饵,新鲜瓜果,乞巧千门万户”表达了人们在七夕这一天为求得良缘而祈求神灵的愿望。这些美食象征着美好的姻缘和家庭生活。

“到头人事控抟难,与拙底、无多来去”则流露出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聚散的感慨。这里,“到头人事”指的是到了最后的人生阶段才意识到许多事情其实并不那么重要或困难。而“与拙底、无多来去”则表达了人生来去匆匆,真正留下来的东西并不多。

接下来的“痴儿妄想,夜看银汉,要待云车飞度”透露出诗人对于爱情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憧憬。这里,“痴儿妄想”形容那些因爱而变得痴迷的人们,他们在夜晚仰望星空,期待着能够乘坐传说中的云车,与心爱之人相会。

最后,“谁知牛女已尊年,又那得、欢娱意绪”则是对传统七夕故事中牛郎织女的感慨。根据传说,每到七夕,天上的织女才能与地上的牛郎相会。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段神话般爱情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美好时光难得和短暂的无奈感受。

整首诗通过描写七夕这一特殊日子中的民俗活动,表现出了诗人对美好姻缘的向往、对人生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传统爱情神话的赞美。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酹江月/念奴娇(其二)梅

晓来窗外,正南枝初放,两花三蕊。

千古春风头上立,羞退秾桃繁李。

姑射神游,寿阳妆褪,色界尘都洗。

竹扉松户,平生所寄聊耳。

堪笑强说和羹,此君心事,指高山流水。

陇驿凄凉,却怕被、哀角城头吹起。

此处关情,为他凝伫,淡月清霜里。

巡檐何事,岁寒相誓而已。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念奴娇(其一)瓜洲会赵南仲端明

红尘飞骑,报元戎小队,踏青南陌。

雪浪堆边呼小渡,吴楚半江分坼。

岁月惊心,风埃迷目,相对头俱白。

杨花撩乱,可怜如此春色。

谁道燕燕莺莺,多情犹自,认得年时客。

重唱江南肠断句,为我满倾云液。

画鼓舟移,金鞍人远,一饷烟波隔。

斜阳冉冉,依然无限凄恻。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念奴娇(其三)暇日登新楼,望扬州于云烟缈之间,寄赵南仲端明

半空楼阁,把江山图画,一时收拾。

白鸟孤飞飞尽处,最好暮天秋碧。

万里西风,百年人事,谩倚阑干拍。

凝眸何许,扬州烟树历历。

应念老子年来,浮名浮利,已作虚空掷。

三径才寻归活计,又是飘零为客。

回首平生,惊心双鬓,容易成凄恻。

尊前一笑,且由醉帽敧侧。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蝶恋花(其一)吴中赵园

野树梅花香似扑。小径穿幽,乐意天然足。

回首人间名利局。大都一觉黄粱熟。

别墅谁家屏簇簇。绮户疏窗,尚有藏春屋。

镜断钗分何处续。伤心芳草庭前绿。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