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其二)雪后闲眺

策杖溪边。倚杖峰前。望琼林、玉树森然。

谁家残雪,何处孤烟。向一溪桥,一茅店,一渔船。

别般天地,新样山川。唤家僮、访鹤寻猿。

山深寺远,云冷钟残。喜竹间灯,梅间屋,石间泉。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翻译

拄着拐杖漫步溪边,倚靠山峰之前,遥望琼林玉树繁茂如画。
不知哪家的残雪,何处孤独的炊烟,指向那座小桥,简陋的茅草小店,以及一叶渔舟。
这里是别样的天地,新奇的山水画卷,唤来仆童,寻找仙鹤与猿猴。
深山古寺遥远,云雾清冷,钟声断续。欣喜于竹林中的灯光,梅花簇拥的小屋,还有石缝间的潺潺泉水。

注释

杖:拐杖。
溪边:溪流边。
倚杖:依靠拐杖。
峰前:山峰前面。
琼林:美玉般的树林。
玉树:玉树琼枝。
残雪:残留的积雪。
孤烟:孤独的炊烟。
一溪桥:一座小桥。
一茅店:一间小茅屋。
一渔船:一艘小船。
别般:不同寻常。
新样:新颖的。
家僮:仆童。
访鹤寻猿:寻找仙鹤和猿猴。
山深寺远:深山里的寺庙遥远。
云冷钟残:云雾中钟声稀疏。
竹间灯:竹林中的灯火。
梅间屋:梅花围绕的小屋。
石间泉:石头缝隙中的泉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山川的静谧图景。"策杖溪边,倚杖峰前",诗人手持拐杖立于溪畔,依傍在高高的山峰之下,以此为观赏点,眺望着琼林、玉树,它们在雪后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森然。接下来两句"谁家残雪,何处孤烟",诗人心中充满好奇,在这宁静的自然环境中寻觅着哪户人家的残留雪迹,以及那袅绕升腾的孤独烟雾。

"向一溪桥,一茅店,一渔船",诗人的视线转移到了一座小桥、一间茅屋和一只渔船上,这些景物在雪后显得格外温馨。随后的"别般天地,新样山川",则是对这雪后世界的赞美,它与平日大异,宛如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自然境界。

"唤家僮、访鹤寻猿",诗人呼唤着家中的少年仆从,或是去寻找那些在山林间自由翱翔的大鹤,或是追寻那些机敏狡黠的猿猴。"山深寺远,云冷钟残",则描绘了一个遥远的寺庙,其钟声在寒冷的云雾中回荡,但已不再清晰。

最后两句"喜竹间灯,梅间屋,石间泉",表达了诗人对这雪后山川中美好事物的喜爱:或是在竹林间闪烁的灯火,或是隐匿于梅花丛中的小屋,或是泉水在巨石间潺潺流淌,这些都是诗人心之所向。

收录诗词(289)

汪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字:叔耕
  • 号:柳塘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55~1227

相关古诗词

行香子(其一)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

野店残冬。绿酒春浓。念如今,此意谁同。溪光不尽,山翠无穷。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

篮舆乘兴,薄暮疏钟。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阵,晓枕云峰。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西江月(其二)赋红梅

曾把江梅入室,门人不敬红梅。清香一点入灵台。

傲雪家风犹在。状貌妇人孺子,性情烈士奇才。

自开自落有谁来。与汝上林相待。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一)赋红白二梅

红白虽分两色,清香总是梅花。早春风日野人家。

相对伯夷柳下。爱影拈将灯取,惜香放下帘遮。

长安如梦只堪嗟。乐此应须贤者。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三)

天下老松有数,人间不记何年。海心岳顶寺门前。

我欲收成一片。为向此公传语,却教老子随缘。

龙盘虎踞负青天。岂若吾身亲见。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