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度腊阙三白,开正还积阴。
炊烟茅舍湿,噪雀暮枝深。
短发千方误,中年万里心。
成书著岩穴,或有后人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元日雪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冬季腊月将过,新年正月初一却依然积雪未消的景象。"度腊阙三白",意指腊月已过但未能见到三次积雪,暗含气候异常之意。"开正还积阴",描述了新年的开始天气依然阴沉,没有阳光明媚的气氛。
"炊烟茅舍湿",通过炊烟的湿润状态,展现了雪后屋檐下水汽凝结的场景,增添了冬日的冷寂。"噪雀暮枝深",以傍晚时分鸟雀在湿漉漉的树枝间嘈杂,反衬出环境的静谧和诗人内心的孤寂。
"短发千方误,中年万里心",诗人感慨岁月匆匆,自己短发已显苍老,内心却因人生路途遥远而思绪万千。"成书著岩穴",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困境,仍渴望将自己的思想记录下来,期待后人能够发现和理解。
最后两句"或有后人寻",流露出一种孤独的期待,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在后世被人寻觅,找到共鸣。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内心世界的独白。
不详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半夜风如许,平明雪皓然。
帘疏穿琐细,竹压更婵娟。
窘兔走留迹,饥乌鸣乞怜。
遥忻炎海上,还复得新年。
老境难为节,寒梢未得春。
一官兼利害,百虑孰疏亲。
积雪无归路,扶行有醉人。
望乡仍受岁,回首向松筠。
老作诸侯客,贫为一饱谋。
折腰真耐辱,捧檄敢轻投。
早作千年调,中怀万斛愁。
暮年随手尽,心事许溟鸥。
馀力唐虞后,沉人海岱西。
不应容桀黠,宁复有青齐。
灯火鱼成市,帆樯藕带泥。
十年尘雾底,瞥眼怪凫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