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雨后登高望远的情景,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五岳穷搜老未閒,长吟此日共跻攀”,表达了诗人对探索自然之美的热情,以及与友人共同攀登高峰的喜悦。五岳代表了中国的五大名山,此处用以象征对自然景观的深入探索,而“老未閒”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不懈追求。
颔联“相逢到处俱为客,大隐明时不在山”,揭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理解。在诗人看来,无论是高山还是平地,无论是繁华还是荒凉之地,都只是旅途中暂时的停留,真正的隐者并不拘泥于山林之间,而是在明时(即政治清明的时代)以自己的方式融入社会,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颈联“绛阙春深烟树碧,石城雨过草花斑”,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春意盎然的景象。绛阙指的是皇宫或仙境,这里用来形容城市或山林中的繁华景象;烟树碧表示树木在烟雨中呈现出深绿色,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石城雨过后,草地上的花朵因雨水的滋润而显得更加鲜艳多彩,斑驳陆离,充满生机。
尾联“六朝事业渔歌里,江上浮云自往还”,将目光转向历史,提到六朝时期的繁荣景象,但诗人却以渔歌作为背景,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世事的无常。江上的浮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更迭,无论过去如何辉煌,最终都归于平静与自然之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