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伯兄新竹韵

丛竹太踠跧,一鞭忽伸脚。

穿石作斜势,朝宗意穆若。

片绿吐新梢,员粉露残箨。

今年造化深,稚子六七作。

群居不嫌密,独步岂疏略。

是为石笋瑞,不负岁寒约。

清标凛三世,有倡不予酢。

谁与共栽培,莫至风声落。

怀古不成寐,伤今政作恶。

纵有题诗人,人面定非昨。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园景象,通过对竹的形态、生长状态以及与自然环境和人文情感的联系进行细腻的刻画。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充满了诗人的个人情怀和哲理思考。

“丛竹太踠跧,一鞭忽伸脚。”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一片茂密的竹林,其中竹子随风摇曳,仿佛有生命般伸展着。"穿石作斜势,朝宗意穆若"则表明这些竹子生长在坚硬的岩石之间,它们顽强地向上生长,展示了它们不屈不挠的生命力。

“片绿吐新梢,员粉露残箨。”这里描写的是春天新生的竹叶和露水珠光的景象。"今年造化深,稚子六七作"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生机勃勃的赞美,以及对于时光流转、生命成长的感慨。

“群居不嫌密,独步岂疏略。”这两句表达了竹林中竹子相互依偎而立,即便是密集也不觉得拥挤,而单独走在其中则更显得悠然自得。这既形象地描绘了竹的生长状态,也寓意着人际关系中的和谐与独立。

“是为石笋瑞,不负岁寒约。”诗人将这片竹林视作吉祥之物,它们不仅承受了严寒的考验,而且还以其坚韧的生命力回应了季节的更迭。

“清标凛三世,有倡不予酢。”这里诗人自豪地表达了自己的清白名声和高尚品德,即便是在乱世之中,也不愿意随波逐流,保持着自身的纯洁和坚守。

“谁与共栽培,莫至风声落。”这两句似乎在询问与谁一起培育这些竹子,以及它们的声音是否已经传到了远方。这里有对友情、同行或志同道合之人的思念。

“怀古不成寐,伤今政作恶。”诗人对于过去的美好时光无法忘怀,对于现在社会上的不公和黑暗现象感到痛心。

“纵有题诗人,人面定非昨。”最后,诗人表达了即便是有才华的诗人,也无法改变人类面貌的变迁,这里有对时间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和希夷木犀韵

秋来望月如水犀,忽有香风鼻观吹。

遍寻不得见花面,若得见花敢轻贱。

徐徐步转墙角来,草色芊芊一径开。

俨然嘉树奠南服,环佩锵锵万圭绿。

阳艳多情不敢媒,平生偶与西风熟。

皇天清则土方真,耿耿谁如受命独。

三闾愁兮洞庭波,辛荪兰芷方并蓄。

只有淮南招隐句,攀缘千古资膏馥。

希夷雅好异于是,万斛清香金一粟。

曜灵西征易侵寻,绿鬓朱颜不待人。

秋花不比春花早,开到秋花也是春。

吟花弄叶何时足,年少须臾成老宿。

一根生意贵栽培,力到自然文郁郁。

君不见岩花独步秋叶中,穿天出月莫敢相过从。

形式: 古风

和庐山高韵

北山之北几千古兮,崷岚层嶂数百叠,岿然横枕乎浙江。

历潜岳石磴绵延而上,是为山桥之绝景兮,惊霆喷雪终岁声击撞。

风柔日暖花气发,綦屦杖策而一游兮,跻攀分寸猎荦确,如蹑太虚之浑庬。

峭壁立之万仞兮,著亭对峙窥谽谾。

云中泉石更磊磊,玉虹步步鸣淙淙。

清风满峡振衣袂,清湍脩竹飞斜矼。

目极千里倚层槛,烟光晻暧兮,楼台城叠隐隐呈纷哤。

上有阳精阴魄走飞毂,下有蜷松偃柏骖旌?。

安期棋局在何处,时有平空特起云车双。

洞阳有馆足高卧,神融气一澄世痝。

参横斗转万籁寂,夜夜山鬼窥灯缸。

羡君胸中隘宇宙,通明疏畅开八窗。

手辟书堂揽奇秀,芳声闻帝所锡奎画昭回五色雕贞玒。

涵蓄平生霖雨志,不应怀宝迷其邦。

羞芝糇菊我辈事,春猿秋鹤心空降。

诚欲遂公赤松黄石约,更书旂常功业垂朱杠。

形式: 古风 押[江]韵

和旸谷春郊韵

一春风雨多,连日幸开霁。

清尊酹芳菲,嘉约起予意。

迈迈溪南国,乐只群英萃。

徘徊曲径迂,老胫尚堪企。

竹脩君子容,花向少年媚。

俯挹百草香,尚友万山翠。

往事动深感,高谭出中秘。

暮色排空来,一笑散襟袂。

不有短长吟,寂寞此风致。

形式: 古风

和杨石溪璚花诗韵

点检春光绿打围,未应造化委芜蘼。

虽无红紫呈新面,尚有琼瑶恋旧枝。

后土归根辞帝宠,番昜名圃少人知。

长篇寡和凭花报,岂料因花又得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