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石溪璚花诗韵

点检春光绿打围,未应造化委芜蘼。

虽无红紫呈新面,尚有琼瑶恋旧枝。

后土归根辞帝宠,番昜名圃少人知。

长篇寡和凭花报,岂料因花又得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检查春天的绿色生机盎然,似乎大自然并未抛弃衰败的花朵。
尽管没有鲜艳的红紫花朵展现新面貌,仍有洁白如玉的花朵依恋老枝头。
大地回归本源,告别天庭的恩宠,而这个花园的名字鲜有人知。
长久以来的默默无闻,只靠花朵回报,没想到因花又激发了诗的灵感。

注释

点检:检查,审视。
委芜蘼:抛弃,衰败。
琼瑶:比喻洁白美好的事物,如美玉。
后土:古人对大地的称呼,象征回归自然。
帝宠:天庭的宠爱,比喻高位者的恩惠。
番昜:指四季更替,这里暗指花园。
寡和:很少有人响应或参与。
凭花报:依靠花朵来表达回报或传递信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春光与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和个人才华的独特看法。开篇“点检春光绿打围”,用鲜明的话语勾勒出春日里新绿初生的画面,随后“未应造化委芜蘼”则转而描写了一种似乎尚未完全展现自然之美的状态,给人一种期待和悬念。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虽无红紫呈新面,尚有琼瑶恋旧枝”,诗人通过对比鲜艳与朴素的色彩,表达了对传统与过去美好的留恋之情。这里的“琼瑶”象征着高贵和珍稀,是一种美好事物的象征,它依附在“旧枝”上,显示了一种对于过往经历的珍视。

紧接着,“后土归根辞帝宠,番昜名圃少人知”,诗中出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后土归根”的比喻,表达了脱离尘世、回到自然界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番昜名圃少人知”则强调了一种隐逸生活中的孤独与清高,这里的“番昜”指的是遥远的地方,“名圃”则是著名之园,但这里却是“少人知”,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的超然。

最后两句,“长篇寡和凭花报,岂料因花又得诗”,诗人的心境有了转变。从对春光的观察到个人才华的展现,这里“长篇寡和”可能指的是诗歌创作中难以找到合适的韵味与节奏,而“凭花报”则是借助自然之美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岂料因花又得诗”显示了诗人在观察自然过程中的灵感迸发,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不仅记录了自然的美好,也激发出新的诗意。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个人才华以及隐逸生活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和叔崇

人心乘气机,投闲肆驰逐。

飞天忽沦渊,忘生以徇欲。

大而名节丧,甚者邦家覆。

一狂方寸乱,一安万事足。

箪瓢乐陋巷,粱肉怕书腹。

平时工用深,举动自绝俗。

伥伥无所守,有为皆碌碌。

一堕荆榛中,终身困踯躅。

世事岂有常,乌可执卷赎。

学问在我毋自弃,富贵在天毋自辱。

形式: 古风

和叔崇两绝(其二)

春来风雪无虚日,老去光阴如箭急。

窗外梅花犹未残,高标却被寒留得。

形式: 七言绝句

和叔崇两绝(其一)

道心常要摄人心,有德之人必有邻。

愧我空虚无一善,安能交义契兰金。

形式: 七言绝句

和叔崇春寒韵

知和而和当有节,节贵得中忌超越。

造化神机岂易窥,天上不知谁理燮。

东皇面目似非真,我闻四时皆有春。

春来天地已交泰,肃肃群阴岂可伸。

金谷笙歌未尝冷,莫张威势嚇诗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