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

庐陵曾记画锦堂,黼黻韩魏开忠良。

文章足以照千古,富贵岂止荣一乡?

寿张新得河东记,中陶乃是安阳裔。

知几不独见井泉,自是胸中有天地。

春风入帘春雨收,下堂不受黄河流。

綵衣诸郎舞新好,奉恩归拜髯参谋。

衣冠文物能潇洒,不羡老裴居绿野。

山中自有宰相家,休问桃源种桃者。

形式: 古风

翻译

庐陵曾记那华丽的画堂,韩魏两家显现出忠诚贤良。
他的文章光照千秋,富贵岂止于乡间荣光。
寿张新近得到河东的记载,中陶出自安阳的血脉。
他深知事物变化,不只局限于眼前井泉,胸中自有广阔天地。
春风拂帘春雨停歇,他不愿受世俗官场的束缚,如同黄河东流。
穿着彩衣的公子们翩翩起舞,他们带着新得的恩宠,前来拜见白发的谋士。
他衣冠文物风度翩翩,不羡慕老裴隐居田园的生活。
山中自有宰相气象,无需询问桃源中的种桃人。

注释

庐陵:地名,指江西吉安。
黼黻:古代礼服上的花纹,象征尊贵。
韩魏:可能指韩姓和魏姓的家族。
知几:预知事物发展趋势。
黄河流:比喻世俗官场。
綵衣诸郎:穿着彩衣的贵族子弟。
髯参谋:有胡须的谋士。
绿野:代指田园生活。
宰相家:指有领袖才能的人。
桃源:隐居之地,源自《桃花源记》。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所作的《庐陵》,通过对庐陵历史的回顾和对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庐陵地区的文化底蕴和人物风采。首句“庐陵曾记画锦堂”暗示了庐陵过去的繁华与文化气息。接下来,“黼黻韩魏开忠良”赞扬了庐陵历史上忠良贤臣的涌现,如韩魏等。

“文章足以照千古,富贵岂止荣一乡?”这两句强调了文人的影响力超越时空,不仅仅是地方的荣耀,而是光照千秋。诗人接着提到“寿张新得河东记,中陶乃是安阳裔”,点出庐陵人才辈出,连寿张也有杰出人物,且与名门望族有关。

“知几不独见井泉,自是胸中有天地”表达了对智者的敬佩,他们眼光长远,胸怀宽广。后两句“春风入帘春雨收,下堂不受黄河流”以自然景象象征人物的高洁品格,不受世俗束缚。

“綵衣诸郎舞新好,奉恩归拜髯参谋”描绘了士人欢庆的场景,他们因得到恩典而归乡拜见长者。最后,“衣冠文物能潇洒,不羡老裴居绿野”赞美庐陵士人的风雅与超脱,即使身在山野,也不失宰相气象。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个人品性描绘,展现了庐陵的文脉传承和人物精神风貌,体现了王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和赞赏。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张御史西山雪堂

张君住近西山麓,窗几虚明远尘俗。

悬崖绝壁堆琼瑶,叠嶂重峦隐青绿。

乾坤荡荡无痕瑕,世上儿子何繁华。

清高或作袁老梦,标致不取陶家茶。

千高望远忘世虑,写字读书皆有趣。

岁寒若与我为邻,与尔种梅千百树,坐令此处春无数。

形式: 古风

怀友

登楼复登楼,古月缺复满。

美人天一方,眷眷衣带缓。

沉吟向空窗,僩僩席不暖。

跬步隔千里,夜冷愁梦短。

卷纸难与伸,回肠终欲断。

何当御飙轮,相从事萧散?

形式: 古风

李侯二首(其一)

李侯世名仕,誉重才德优。

清白树嘉政,藉藉载歌讴。

夫何挽尘鞅,幽幽滞南州。

游魂未能归,永怀故园丘。

孤云落日淡,惊涛大江秋。

匪以见者悲,抑为闻者愁。

我亦陟岵子,忽觉涕泪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李侯二首(其二)

李君潇洒姿,沦落在羁旅。

相见无长言,潸然泪如雨。

一身顾何为,七丧未能举。

江山隔中州,遥遥望乡土。

岂以途路艰,所值时节迕。

乌鸟有私情,而人复何处?

行行望苍天,那知此情苦。

郭范久不作,此义孰为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