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岩桂

云迷越岫,枫冷吴江,天香忽到人寰。

满额涂黄,别更一种施丹。

天教素秋独步,笑同时、霜菊秋兰。

最好处,向水阶月地,把酒相看。

应有骚人雅韵,将胆瓶筠管,簇向屏山。

野店云房,争待结屋中间。

无奈猖狂老子,架巢卧、风露清闲。

待早晚,约姮娥、同住广寒。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翻译

云雾缭绕越过山峦,枫叶在吴江边显得凄冷,天香忽然飘入人间。
额头涂上黄色,又增添了另一种红色妆饰。
秋天被赋予了独自漫步的权利,与同时盛开的霜菊秋兰一同欢笑。
最美时刻,在洒满月光的水阶之地,举杯对视。
应该有文人墨客的高雅情致,用胆瓶和竹管装饰屏风。
乡村小店和山中居所,都期待着能建在这样的美景之中。
我这个放荡不羁的人,只想在清风露水中搭建巢穴。
不知何时,能邀嫦娥共住那广寒宫。

注释

越岫:越过山峦。
吴江:泛指江南地区。
天香:形容香气如天降。
涂黄:指额头化妆。
施丹:指涂抹红色。
素秋:秋季。
霜菊秋兰:秋季盛开的菊花和兰花。
水阶月地:有月光的水边台阶。
骚人雅韵:文人墨客的高雅情调。
胆瓶筠管:古代插花的器具。
屏山:装饰有屏风的山景。
野店云房:乡村小店和山中居所。
猖狂老子:放荡不羁的人。
风露清闲:清风露水中的悠闲生活。
姮娥:嫦娥。

鉴赏

这首词以岩桂为题材,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开篇"云迷越岫,枫冷吴江",通过描绘云雾缭绕的山峦和枫叶泛红的江面,营造出浓厚的秋意。"天香忽到人寰",以“天香”形容桂花的香气,暗示其突然而至,给人以惊喜。

接下来,诗人赞美桂花的独特魅力,"满额涂黄,别更一种施丹",形容桂花盛开如金黄的颜料,不同于寻常的秋花。"天教素秋独步",表达了桂花在秋季独自绽放,犹如一位高洁的仙子。"水阶月地"、“把酒相看”,则描绘出赏桂时的宁静与惬意。

词中还融入了文人雅趣,"骚人雅韵,将胆瓶筠管,簇向屏山",借用古代文人的风雅习惯,将桂花插在竹筒中,装饰书房,增添了文化气息。"野店云房,争待结屋中间",进一步想象人们愿意在野外小店或云雾缭绕的居所中种植桂花,表达对桂花的喜爱。

最后,诗人以豪放之态表达对桂花的痴情,"无奈猖狂老子,架巢卧、风露清闲",表示自己愿意像老者那样,与桂花共度清闲的风露生活。结尾"约姮娥、同住广寒",更是借嫦娥的神话,表达了对桂花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总的来说,这首《声声慢·岩桂》词句优美,情感深沉,既展现了桂花的美丽,又寄托了诗人的情怀,是一首富有诗意的咏物之作。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庚申生朝

宦途巇险,问急流勇退,几人闻早。

自别修门今正是,一纪生朝还到。

绿野风光,平泉草木,争似梅山好。

园林如画,芰荷香泛芳沼。

早晚玉节来临,君恩踵至,金印应如斗。

好是华堂开宴处,歌舞管弦声奏。

海上蟠桃,山中仙杏,共劝长生酒。

莫辞沈醉,年年此会依旧。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画堂春

故园二月正芳菲。红紫团枝。一番草绿谢郎池。

人醉如泥。底事江乡风物,年年独殿芳时。

无情燕子背人飞。似愧春迟。

形式: 词牌: 画堂春

临江仙

桃李飞花春渐老,海棠次第芬芳。

庭前红药已成行。酴醾开未到,犹更有花王。

从此便须排日醉,莫将闲事相妨。

老来不是太疏狂。尊前君看取,潘鬓已成霜。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秋夜月

新月秀弯弯,高悬碧落间。

何当依玉户,潇洒看江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