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夜闻雨大□□日至杭

□凉唤起酒醒人,听雨更阑得句新。

儿子远来作生□,□□□十六年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秋夜的凉意唤醒了酒后的清醒者,聆听雨声直到深夜,灵感涌现创作出新的诗句。
远方的儿子归来,已经离家十六个年头。

注释

凉:秋夜的凉爽。
唤起:唤醒。
酒醒人:喝醉的人。
听雨:聆听雨声。
更阑:深夜。
得句新:获得新的灵感。
儿子:孩子。
远来:从远方回来。
作生:回家。
十六年身:十六年的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五月二夜闻雨大醉至旦日至杭》。从这短暂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夜听雨、饮酒至醒来的人情冷暖,以及对生活和时间流逝的思考。

首句“□凉唤起酒醒人”表达了夜晚清凉中被酒香唤醒,酒力初退时的心境。这里,“□凉”指的是夜晚的凉意,而“唤”则是唤醒的意思,透露出诗人在深夜里因酒而觉醒。

接着,“听雨更阑得句新”则描绘了诗人听着窗外的细雨声,不断地获得灵感,创作出新的诗句。这里,“更阑”指的是窗棂间滴落的雨声,而“得句新”则表明诗人的创作热情。

第三句“儿子远来作生□”中,“儿子远来”可能暗示着家人或友人的到来,给了诗人生活上的某种支持或者是精神上的慰藉。而“作生□”则意味着这种到来为诗人的生命带来了新的活力。

最后一句“□□□十六年身”中,“十六年身”可能象征着成长的过程或是特定的人生阶段,而前面的字眼可能暗示了时间流逝和个人的成长变化。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听雨、饮酒以及个人生活经历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光及创作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日愈雨足成五诗(其一)

小楼欲下怕泥行,春半曾无十日晴。

老眼看花如隔雾,只消卧听卖花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日愈雨足成五诗(其三)

青梅未了已朱樱,春尽曾无十日晴。

稍欲出城问蚕麦,生愁城外杜鹃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日愈雨足成五诗(其四)

湖头准拟赏新晴,雨过风号万马声。

宋玉未誇巫峡梦,杜陵翻作渼陂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日愈雨足成五诗(其二)

今年草草过清明,春莫曾无十日晴。

担上牡丹犹许见,城中浑不识莺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