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落花台上重铺锦,玛瑙阶前布赤沙。
情义尽从贫处断,世人偏向有钱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奢华而略带讽刺的画面。"落花台上重铺锦",诗人以落花台为背景,暗示昔日繁华已逝,如今台上又重新铺设了锦绣地毯,象征着权贵或富人的奢华生活。"玛瑙阶前布赤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豪华,玛瑙台阶上铺满了红色的宝石,显现出主人的豪奢气派。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揭示了诗人的观点:"情义尽从贫处断,世人偏向有钱家"。诗人批评社会风气,指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真情与道义,转而倾向于亲近和偏袒那些有钱有势的人。这表达了对贫寒者被忽视以及金钱对人际关系影响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弱点,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味。
不详
杨柳溪边垂绿线,黄莺枝上声声啭。
几多贪玩不知春,空使落花千万片。
国师塔样最尖新,觌面拈来不露文。
却被耽源添一线,至今描邈乱纷纷。
饥火炎炎烧断肠,亲逢王膳不能尝。
可怜并逐溪流去,百亿沧溟透底香。
飒飒秋风满院凉,芬芳篱菊半经霜。
可怜不遇攀花手,狼籍枝头多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