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十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坐深华月冷侵裾,秋去人间我自知。

影射阴阳遭地隔,光摇星汉与天垂。

昨宵未到十分满,后夜却愁些子亏。

损益由来割昏晓,更于何处问元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深秋之夜,华月高悬,清冷之气弥漫四周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与自然界的微妙互动,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深刻感悟。

首联“坐深华月冷侵裾,秋去人间我自知”,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氛围。诗人独自坐在月光下,感受到月华的寒冷,仿佛能洞察到秋天的离去,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自我认知。

颔联“影射阴阳遭地隔,光摇星汉与天垂”,进一步描绘月光与自然景观的交融。月光如同桥梁,跨越阴阳两界,与遥远的星空相连,展现出宇宙的宏大与和谐之美。

颈联“昨宵未到十分满,后夜却愁些子亏”,诗人通过对比昨夜与今夜的月相,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完美事物稍有欠缺的遗憾。这种细腻的情感流露,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

尾联“损益由来割昏晓,更于何处问元龟”,诗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指出昼夜更替、事物兴衰是自然规律,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与思考。同时,也暗示了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与寻求答案的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

收录诗词(292)

夏良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十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碧天流月如秋否,依旧山河一镜移。

丹叶飘风散云影,青娥惯冷浴冰池。

残年两度光仍好,今夜三更睡较迟。

秪恐分身照闺怨,寒衣犹未到边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叹赵烈女

残堞莫云愁欲断,几堆暴骨领锋馀。

何如完节只女子,到得收名在史书。

末俗似从浇处革,人心真见静中虚。

不知折箭还存否,好付男儿学守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颁历有作

紫殿云浮日影开,传宣分历下灵台。

蚤县象魏思周典,方信玑衡有帝裁。

虎拜班中万国在,龙飞天上七年来。

深山穷发知春到,前度斗杓惊又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夜别毛汝健集古一绝

碧天如洗夜云轻,犹与殷勤唱渭城。

莫道两京非远别,不如行路本无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