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苦雨(其四)

几旬不出意何穷,静检遗经较异同。

忽听儿童报晴霁,杖藜看日上孤峰。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山中,面对连绵不断的苦雨,内心却充满了丰富的情感与思考。他静静地翻阅着古籍,试图在文字间寻找心灵的慰藉与智慧的光芒,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内容,寻求更深的理解与共鸣。

然而,生活并未因此而沉寂。忽然,一阵儿童的欢声笑语打破了宁静,带来了久违的晴朗天气。诗人立刻放下手中的书卷,拄着拐杖,走出屋舍,向着远处的孤峰走去,去迎接那温暖的阳光和自由的空气。这一瞬间,诗人仿佛从繁杂的思考中解脱出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与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和谐,既有对知识的渴求,也有对自然的向往。在苦雨中寻求精神的避风港,在晴天里重获心灵的自由,诗人的生活态度充满了哲思与诗意。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日纪兴

云日菲微曙色分,岁华又逐一年新。

迂儒薄劣惭縻食,竹牗篷门亦借春。

天地几能逢盛世,江湖应许著闲人。

明朝合疏山中伴,管领东风是此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润月叹

终岁勤苦耕,俯仰犹自缺。

早夏值螟潦,我稼忽已劣。

历书暇相展,沉复添一月。

瓶粟既已罄,数口待哺啜。

人生百年内,揣分聊自摄。

一饱匪何得,而况饫馨爇。

三旬九遇食,吾方慕前哲。

形式: 古风

次方实夫及诸弟游青萝峰顶韵二首(其一)

萝山原是海中山,霞馆烟扉望里閒。

秋水自怜天与碧,老颜嬴得醉如丹。

岩魈木魅供诗使,涧芷汀荃泛月澜。

便作阆丘三岛客,岂宜绯紫恋人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次方实夫及诸弟游青萝峰顶韵二首(其二)

堪舆饶水更饶山,只恐游人且未閒。

旋鹤飞泉非俗韵,绿萝苍磴有神丹。

攀崖此日应穷顶,观海何时得悟澜。

怪我同心不同赏,短槎遥滞水云间。

形式: 七言律诗